從去年在台北電影節裡看到伊朗導演巴曼.戈巴第 Bahman Ghobadi拍的電影「烏龜也會飛」之後,讓我對那種來自生活當中提鍊出自嘲與省視,寫實而神秘的風格驚豔;尤其,那些非職業演員群累積出的螢幕能量,真是大到不可思議。之後又看了「天堂摯愛」,就開始注意到這個對我們來說,非常遙遠而沒有概念的國度-伊朗,對他們的電影,我有多一分的好感。


「天使海亞」也給我有這樣一貫的感覺,寫實單純而貼近生活。故事以海亞父親突然生病而母親必須跟著去照顧,將弟弟與尚在襁褓中的妹妹娜娜交代給海亞為始,到海亞如何做完該做的事(擠牛奶、餵飽家畜、讓沒寫功課的弟弟去上學、跟愛碎碎念貝吉奶奶算好帳,還有讓妹妹娜娜有人照顧),最後,前往學校考完可能會影響她一生的重要測驗。 

沒有「天堂摯愛」的深沉悲情,「烏龜也會飛」的戰爭罩頂,「天使海亞」讓我們看到的是伊朗未來有希望而光明的一面。重傳統、有禮貌、努力向學、個性堅強又堅持理想的新一代女性代表-海亞;也許導演有意讓電影的議題單獨化,只表現出海亞身為女性的自主、自發、自覺。所以,不再著墨民族仇恨爭戰描寫,也讓全片充滿溫馨、可愛、陽光的氣氛。 

我還注意到電影中男性角色的無用:一早生病的父親、撞到人還罵人的貨車司機、樹下閒坐一邊抽菸沖殼子的一群囉唆老伯、海亞畏畏縮縮怕老婆的老師、當然還有尿濕褲子的弟弟阿克巴(笑)!這在大男人主義的阿拉伯回教世界是一種奇特的反思,我們看到是新聞中毆妻無罪,及給人為宗教無限犧牲手搖著槍吶喊的穆斯林兄弟印象;還是說我們本來的觀感,與實際狀況是有極大的差距? 

不過,當然電影的重點還是海亞在面對難題的反應,及與其他角色的互動,一路真是讓人替她著急,而搶戲的弟弟跟小妹妹,也讓這部電影可愛極了。最後當海亞經過重重的考驗,以自己的智慧突破了種種難關,達成了參加重要考試的目標,真讓我為她鬆了一口氣呢?另外,我還覺得他們的居住環境很有意思,高高低低的地貌,洞窟、閣樓讓整個電影的動線充滿了趣味性。 

不管海亞、媽媽、貝吉奶奶、女同學、懷孕的女老師,都是導演葛林瑞拉.拉梅薩尼Gholam Reza Ramezani在歌頌女性堅韌偉大的生命力,尤其在回教世界裡低落的女性地位,更讓人覺得他對女性人權與女性教育議題的關心與用心,透過幾位非職業演員專注真摯的演出,很容易就能得到觀眾的共鳴,非常推薦大家在紛亂的氛圍裡,欣賞感受這一股來自伊朗清新的暖流。 

劇照欣賞:

 

官網中導演的介紹:

葛林瑞拉.拉梅薩尼Gholam Reza Ramezani:從伊朗兒童片始祖阿巴斯處女作《麵包與小巷》到一度入圍奧斯卡的《天堂的孩子》,伊朗影片濃厚純真的風格,一直蔓延到現在。而本片導演葛林瑞拉.拉梅薩尼更是繼伊朗電影大師穆森‧馬克馬巴夫之後,勇奪國際大獎的伊朗導演。葛林瑞拉從1983年開始他的電影生涯,他曾是Amir Naderi的副導(Davandeh, 1985),在1992年之前,他一直以兒童為主角拍攝短片;1999年他的第二部長片電影"The Cart",在國際影展奪得多項大獎,讓他開始展露了頭角。而本片天使海亞,更是他電影創作的另一個高峰。回到電影的本質,故事是什麼?又該怎麼說故事?葛林瑞拉沒有複雜的運鏡、精準的構圖或九轉迴旋的剪接;不鬼斧神工,也不花拳繡腿,他用最簡單的方式,對白、人物設定、回歸到人與故事的本質,去蕪存菁,說一個小女孩純真而執著的動人故事。 

歷年作品:

1993 PASSING THE TRAP


1999 THE CART(2001 烏克蘭藍鳥國際電影節最佳電影、2000 捷克Zlin影展最佳電影金鞋獎、2000 盧卡斯國際青少年電影節【兒童單元】最佳影片、1999 印度海德拉國際兒童電影節、最佳電影金象獎、國際評審銀牌獎、兒童評審團票選最受歡迎影片)

2004 THE PLAY


2005 HAYAT【天使海亞】(柏林影展「兒童單元」的開幕片、印度海德拉國際兒童電影節-兒童評審團最佳影片、明斯克國際影展【兒童單元】最佳導演與最佳女主角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彌勒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