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相關資料均轉載自: http://www.ctfa.org.tw/taiwan50





我五十年前還沒出生,所以要談論台灣電影五十年,這一半以上不是我的親身經歷,多半是後來才知道的,不過老實說我也已經將近十年沒看電影了。我出生在宜蘭,現在有人說是台灣最進步的縣,不過以前算是個落伍貧窮的地方。我記得以前跟我丈人講話,他長我二十多歲,但跟我很可以溝通,因為他經歷過的我也經歷過。這麼說好了,台北跟宜蘭有二十年的落差,所以他二十年前經歷的農村生活,我也經歷了。所以我剛才說雖然我的人生還不到台灣戰後電影的歷史那麼久,但是因為宜蘭的經驗比較慢,所以差不多我也會經歷到。




我最早看的電影其實是默片,就是啞巴電影。那個時候會看默片的原因是天主教在宜蘭的鄉下傳教,天主教的傳教士傍晚會到村子裏播放默片同時當辯士,鄉下小孩子晚上只能捉迷藏、看星星,沒什麼好玩的,有人來放默片時,小孩子都會跑去看,傍晚等他們把布幕搭起來之後就在那裡坐著等了。天色晚了之後開始放映,我們都會看到結束才會回家。


大部分放映的都是關於耶穌出生的經過,耶穌去為人家看病,那個人就痊癒了,幾乎都是天主教、基督教的聖經故事。但是鄉下的大人其實很不喜歡小孩子去看那些東西,因為鄉下信仰幾乎都是民間宗教,怕小孩子去看了電影之後改變信仰。看回家之後大人就會說:不可以去看,信耶穌沒飯吃,信天主活不久。這是我最早的電影經驗,傳教士當辯士都是說台語,因為鄉下的大人都不會說北京(中國)話,我也是在讀國民學校的時候才開始學ㄅㄆㄇㄈ。


讀小學的時候,離我家最近的利澤簡街上有一間「利澤戲院」,這間戲院會播放電影、演布袋戲、歌仔戲、新劇,照月輪流演出。電影有日、夜場,都有播放,但很有趣的是日場電影要結束的十分鐘前,會開放給人免費入場觀賞,好讓人家覺得好看就會去買夜場電影的票。我們稱為「撞大門」,我們幾乎都是趁那十分鐘跑進場看電影,因為不用錢又可以看到結局。比如說國小四點放學,電影結束是四點半,我們就相約走到電影院等四點二十分可以進去看免費的電影。那個時候的片子大都是台語片,少有中國語片。台語片都幾乎是王哥柳哥演的,再來就有古裝片。


我記得有一部叫做「飛行太子」,太子會飛行救人,我連續看了兩場(中間不清場),因為小時候很愛幻想自己可以飛翔。還有我讀小學五六年級,大概是民國五十六、七年的時候,那時候正流行一部由韓國傳來的電影叫做「李潤福的春天」,是中國話配音,我們看到哭得嘻哩嘩啦。是在講一個小學生,家裡很貧困,爸爸很愛喝酒,弟弟妹妹要被賣掉,他只好去賣口香糖維持家計,但是賣口香糖會被警察追捕,我去看了很多次,老師也帶全班去看,一次大概五角還是一元。看到最後整間戲院大家都會哭的一蹋糊塗。所以我說現在哈韓不稀罕,因為早在二、三十年前就流行過了。


台語片裡,記得很清楚的是「金色夜叉」,這可能是跟我後來讀日文系有關,我看的是石峯和鳳飛飛演的那部,電影的故事情節是由日本作家尾崎紅葉的小說作品改編,可說是「金色夜叉」台灣版。我讀國中的時候,流行過黃梅調、梁祝故事的電影,民國六十一、二年我讀宜蘭高中的時候,瓊瑤小說改編的電影大行其道,演員有甄珍、林青霞、林鳳嬌,秦祥林、鄧光榮,秦漢等所謂的俊男美女戀愛片。像是「幾度夕陽紅」「窗外」「煙雨濛濛」等,我高中的時候也曾為了要看其中的一部而拼命存錢。


高中時沒什麼錢可以看電影,但是有趣的是,當時因為是戒嚴時期規定,報紙只有三大張十二版,但是三大張裡有兩版左右是電影廣告。還記得高中時有一次台北首輪正在上映「大法師」,同學中一個超愛看電影的人,星期天專程到台北看這個片子,回程時卻剛好遇上颱風,鐵路中斷,半路上走路加汽車接駁,成為笑譚。在宜蘭鄉下,洋片似乎比較沒有生意,因為鄉下人聽不懂英語,只會說台語,雖有中文字幕,不識字也沒用。


大學的時候,電影也看得不多,我讀東吳大學,那時候士林的電影院流行一票看兩片,有時一部國片一部洋片,大多是兩部洋片,我分不清西洋人的臉,常會問坐在身邊的同學:這個人剛剛不是死了嗎?怎麼還在這裡?洋片中,像是亞蘭德倫,查理士布朗遜是我最記得的影星,以前班上很帥的人我們都會叫他亞蘭德倫,年紀稍大而有個性的我們就會叫他老查。


記得大概是大三的時候,大概是民國六十六、七年間,台灣舉辦亞太影展,所以只好允許四片日本電影來台灣參展,當時,台語片和日片都已被禁很多年了,同學讀日文系卻沒無法看到日語片,所以很多人都把握這次機會,半夜就去排隊買票。我沒錢去看,但記得「二〇三高地」「歸鄉」兩部的片名,很久之後有機會再看到。


「二〇三高地」是演日俄戰爭,乃木希典將軍及他兩個戦死的兒子的故事;「歸鄉」則是演戰爭期間被賣去南洋做慰安婦,後來都死在南洋的婦女的故事。(當兵時在台南也偶爾去看電影,印象深刻的是由黃春明小說作品改編、三位導演合作的「兒子的大玩偶」「小琪的帽子」「蘋果的滋味」還有稍後的「看海的日子」,那是突破影片台語使用比率限制的代表作,洋片則記得有「法櫃奇兵」「鬼哭神豪」,從那部影片才知道:西洋人也迷信怪力亂神。)


留學的時候,日本電視節目很多,只到電影院看過一片「末代皇帝」,是溥儀的故事。是用英文配音,日文字幕,讓我印象很深刻。(那時候侯孝賢的「悲情城市」得到威尼斯影展首獎,在日本風靡一陣子,我不知在忙什麼而沒去看。)


回國後,日本的電影已可在台灣上映,電視上曾連續兩天播出「南總里見八犬傳」,是江戶時代曲亭馬琴的小說改編的,男主角是真田広之,女主角是藥師丸博子。 後來到日文系任教,看過川端康成的「伊豆舞孃 (伊豆の踊り子) 」「雪國」,堀辰雄的「 風立ちぬ」等。


老實說起來我是個活在沒音樂沒電影的世界的人,我看電影的經驗很不豐富,但是現在這樣回想起來,當時的印象都還很深刻。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彌勒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