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出處 : http://movie.cca.gov.tw/CINEMA/case_01_01.asp?rowid=372 ( 台灣電影筆記 )

在坎城被擺在午夜場放映的《鐵三角》(Triangle)集合了徐克、林嶺東、杜琪峰三位香港導演,故事則繞著面臨不同經濟困境的朋友任達華、古天樂、孫紅雷,為了發財,鋌而走險的故事。

跟一般合導電影不一樣的是,《鐵三角》並不是三段無關的故事,而是一部持續發展的電影,由不同導演執導前中後三個段落,這顯然是更刺激的實驗,因為除了自己,還得顧到承先啟後的問題。不久前才沮喪地看完四位台灣劇場導演在國家劇院推出的【看不見的城市】,心裡還有點餘悸猶存。但三位都稱得上是「大導演」的香港組合,卻又令人忍不住好奇同片競技的成績。


果然,即使不說明誰執導哪一段,徐克的世故犬儒與嘲諷特色、林嶺東的暴力殘酷與人性質疑、以及杜琪峰大玩燈亮燈滅的槍戰遊戲,都不難讓熟悉他們作品的影迷一眼猜出。不過風格時而混亂的問題還是在所難免,畢竟既要忠於自我、又要顧及他人,角色性格因此出現一些怪異的轉折變化,整體給人感覺佳句不少,但三位導演各自獨特的世界觀卻很難統合,或許這也正是合導作品命定般的優劣並見吧!

《鐵三角》與侯孝賢的新作《紅氣球的旅行》(Le Voyage du Ballon Rouge)在同一時間試映。我決定先看比較小的「巴贊廳」放映的《鐵三角》,晚上再看「德布西廳」的《紅氣球的旅行》正式首映,不料後者「全滿」的告示讓我幾乎抱撼。幸好隔天在大排長龍爭看最後一場《紅氣球的旅行》的人群中,一個服務人員好心把我「撿」了進去,總算沒有錯過。

之前遇到早一天看片的中國時報記者張士達,他說如果喜歡《珈琲時光》的話,應該也會喜歡《紅氣球的旅行》。這個比喻還真準確傳神,倒不是因為兩片都是外語發音的關係,而是
侯孝賢無論是被小津安二郎啟發,或是向年前的法國經典短片《紅氣球》致敬,兩部日、法作品皆不約而同從觀察生活拍起。只不過《珈琲時光》有個找音樂資料的日本女生,《紅氣球的旅行》則有個學電影的中國女孩,因為打工當保母,而進入到茱麗葉畢諾許與兒子的生活中。然而《珈琲時光》借醬油的戲似乎昭告著某種東方人際關係之美,依然存在著;《紅氣球的旅行》卻從廚房帶出樓上樓下、房東房客的決裂、以及一個宛如單親母親的職業婦女近乎捉襟見肘的忙碌生活。

侯孝賢式的緩慢調子依舊。最令我驚訝的是茱麗葉畢諾許過往的「形象」幾乎在本片盡數「破滅」,身為一個在戲偶後面用聲音表演的「聲優」和忙得委屈掉淚又苦無時間多陪兒子的母親,她在服裝上的隨性俗豔、染成金色卻沒時間好好整理的頭髮、甚至豐腴許多的身材與粗大的臂膀,都讓人看到導演及演員同樣的「大膽」,也讓她豁出去的的演出確實和侯孝賢的風格,達成一種共鳴。而她為戲偶配音所展現出的聲音幅度,也讓人印象深刻。

影片最後隨著奧賽美術館收藏的一幅畫作:一個孩子似乎在追逐紅氣球,看似父母的人物則在陰暗的遠處不知是否在凝視孩子或是忽略?而演技自然活潑的小男主角Simon則抬頭看著陪伴他多時的紅氣球從美術館的天窗漸漸飄走。跟舊版《紅氣球》不一樣的是小朋友與氣球較明顯的互動只在電影一開始的序場(但影片中間,中國保母找小男孩演了一部關於紅氣球的短片,因此電影開頭的這場男孩與紅氣球的戲,也有「片中片」的可能與聯想),之後氣球反而像是詩意的隱喻,它沒帶走小男孩,反而是隨著男孩的成長與變化,時而消失、時而出現、最終離開。

這部電影依然考驗著大多數觀眾對電影敘事與風格美學的辨認與接受,喜歡與不解應該同樣劇烈。不過按照《最好的時光》前例,我相信在坎城之後,它還會有重新修剪的不同版本問世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彌勒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