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現史蒂芬金經典著作
1977年,作家史蒂芬金(Stephen King)初嚐成功滋味,希望回饋社會。為了對其他創作人表示支持,他願意讓學生和新晉電影製作人以一美元代價把他的短篇小說改編為影片。1983年,法蘭克戴倫邦特(Frank Darabont)編導了其中一個「一元故事」,史蒂芬金對當時只有廿三歲的法蘭克戴倫邦特詮釋的《The Woman in the Room》電影短片甚為欣賞,開始了二人長達二十多年的合作關係。
法蘭克戴倫邦特把他的電影事業歸功於史蒂芬金:「他的小說和人物總引起我的共鳴。他是個說故事的大師,他的作品啟發了我,令我想走到鏡頭後,拍攝電影。」《迷霧驚魂》吸引他的地方,在於角色之間在面對危機時,關係由鄰居好友變成相互猜忌。「我愛看到這種有如《蒼蠅王》(Lord Of The Flies) 般,關於社會被恐懼壓迫得崩潰的故事。」
法蘭克戴倫邦特在1980年首次看到《迷霧驚魂》的原著短篇小說,一直念念不忘:「當我開始在電影圈發展事業之前,我便希望有朝一日能把這故事搬上銀幕。」在法蘭克戴倫邦特完成首部編劇的作品《半夜鬼上床3 : 猛鬼逛街》(Nightmare On Elm Street 3) 之後,他在片型上作出取捨,選擇拍攝另一部讓他熱愛的史蒂芬金小說,而《刺激1995》(Shawshank Redemption) 也為法蘭克戴倫邦特創下了奧斯卡歷史一頁,獲得七項提名。
《刺激1995》的成功,讓法蘭克戴倫邦特有信心再次改編史蒂芬金的小說,1999年他拍攝了《綠色奇蹟》(The Green Mile),而這部電影也再度獲得四項奧斯卡提名。雖然劇情片為他獲得許多掌聲,可是恐怖片始終是他的第一至愛,於是他再次想起《迷霧驚魂》:「我想嘗試另一種拍片的手法,就如同從指揮交響樂團改玩爵士樂。我想把準繩仔細的態度放開,以打游擊的方法,遵循原著小說的要求,以超快的速度、精準的成本拍好。」
阿特曼在【灌籃大帝】中,融入了自己的一些親身經歷,比如他在每次主場比賽之前都會買一份節目單,然後一直騷擾播報員,要他們在中場隨機邀請觀眾上場投三分球的時候叫他上場,不過每次他上場都會投中,贏得獎品,在片中就是傑奇厄爾哈利飾演的杜克投中三分球的那一段。 r />
馬刺隊第一次打進冠軍賽,節目單的封面照片出乎意料之外地是馬刺隊的明星球員喬治葛文,可是團體照又拍到手持擴音器的阿特曼。這張封面照片在【灌籃大帝】的片尾,成了密西根州夫林特超級盃的形象照片。
「你我心中都有一落風景、一塊靈魂的地圖。我們往往窮盡一生,只為追逐那方的原始氣味和構成模樣。」約瑟芬‧哈特
“There is an inner landscape, a geography of the soul, whose elements we search for all our lives.” JOSEPHINE HART
電影中飾演藝術家的是我好友庫斯杜力卡,他的角色比較像是觀察者,以他藝術家敏銳的感受力尋找問題的癥結,完成劇中畫《他人的記憶The Memory of Others》。這幅作品要表達的是,彼此都是他人記憶的片段,旅行者與考古學家們悄悄地藏在片段中的斷垣殘壁,發掘被我們遺忘的一個個小秘密,不管它們是以何種形式呈現。庫斯杜力卡所扮演的角色就像每個藝術家一樣,以愛與美之名將這些錯失的片段再度串起,成為一種藝術形式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