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都沒看見沒聽見,卻又要什麼都看得見、聽得到,打工的生存法則以黑色幽默呈現,讓這部改編電影相當出色。
影片中的男主角並沒有侍候過英國國王,甚至連英國國王的面都沒見過,正因為這樣,負責訓練他的領班喜歡掛在口頭上的這句「我侍候過英國國王」,儼然成為這一行嚮往的至高境界,代表事事通達、無所不知;而對於以此為名的原著小說和電影,則是巧妙地點出主人翁的工作與境遇,讓捷克文學及電影裡習見的幽默嘲諷,在此又找到一個出口。
1971年夏天,捷克作家赫拉巴爾在18天內完成這部13萬字的小說,卻直到1989年才終於能夠正式出版。導演伊利曼佐經過長時間爭取,得到了拍攝權,將共分為5章的原著改拍成電影。影片保留了小說原有的說故事形式,由主角像說書人一樣娓娓敍述他的遭遇,但是特別選擇了他從拘留所出來的段落做起點,採用現實與回憶交錯的方式,描繪他「從不幸中得到幸運」的人生。
男主角還在當學徒的時候,就經常被揪著耳朵教訓,對周遭的千奇百怪,要什麼都沒看見、沒聽見,可是又要什麼都看見、聽見,在這種看似矛盾的生存法則下,作家、導演跟片子裡的人物一起大玩黑色幽默。
艱困的生活,嚴峻的環境,矮小的身材,都可以用自我調侃化解成笑談;然而,看到主角淡然應對坎坷多舛的人生,把吃苦當作是吃補,反而使人有一種揪心的沉重,這樣的情緒不只是由於角色的處境,同時也來自歷史洪流沖刷出的無奈。
伊利曼佐對赫拉巴爾的作品向來情有獨鍾,也特別能掌握他書中每每苦中作樂的奇幻氛圍。比起1990年的《失翼靈雀》,伊利曼佐這回以更厚實的手法處理片中苦澀而荒謬的人生,所有的是非對錯、悲喜愛憎,都在小小的戲謔嘲諷之後,逐漸淡化成暮色裡的模糊風景。
- Jun 09 Sat 2007 13:45
老嘉華影評:踏著千滄百孔的人生前進【我曾侍候過英國國王】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