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來的國片市場,似乎有從谷底爬升、否極泰來的樂觀趨勢,許多新生代導演接連拍出令人耳目一新、令觀眾重拾國片信心的作品,交出了不錯的成績單。值得一提的是,這波導演新勢力之中,出現了好幾位女導演,似乎打破了以往國片似乎都是由男性所執導的印象,比如拍出了【十七歲的天空】、【國士無雙】的陳映蓉,以及【人魚朵朵】、【基因決定我愛你】的李芸嬋。這一波女導演新勢力不容小覷,也值得觀眾期待。
另外一位浮上檯面的新生代女導演,則是曾經拍過不少廣告短片,執導過公視人生劇場中廣受好評的【手機有鬼】、【米可,GO】以及【我把阿公搞丟了】等片,劇本也屢屢獲獎的鄭芬芬,她最近完成了第一部劇情長片【沉睡的青春】,由在【盛夏光年】備受矚目的人氣男星張孝全,以及甜美可人、靈氣清新的廣告女孩郭碧婷連袂演出,是一部影像風格清新、質感獨特,故事巧妙、情感細膩的「療傷系電影」。
劇情描述一位久困於平溪線上家中老鐘錶行的女孩青青,似乎就要隨著滴答流逝的鐘錶聲、慢慢隱沒於消沉的黑暗之中;此時突然出現一位從國小時代就暗戀她的木訥男孩,帶著她走出老鐘錶行、走上通往外面世界的鐵軌……然而,這個男孩的身份撲朔迷離,她甚至開始分不清到底這個男孩是蔡子涵還是陳柏宇?
而一個埋藏已久的秘密慢慢揭曉:年輕早逝的生命、刻骨銘心的友誼、永恆的意外傷害與內疚彌補、只剩下自己一個人的孤獨,就在平溪線上行走的男孩女孩間初萌的清淺愛戀之中,慢慢得以療癒了。
這部片是近來國片中常出現的小品電影,以年輕人之間的清新戀愛作為故事的主軸;然而,這並非時下流行的「日光草地純愛電影」,而是一部「療傷系電影」:沒有明朗潔白的日光,而是光影掩映的風景,愛情故事也並非簡單直截,而是錯織了幽微隱晦的細膩情感之網──在電影的數事之中,複雜、迂迴、多層次的情感故事漸次展開,而愛情同時也成為一種療傷的儀式。
【沉睡的青春】充滿了各種時間的意象和影像,比如鐘錶和火車,以及那些歲月已老、行將凋零沒落的場景:平溪線小鎮、眷村與樂生療養院。
影像風格極為獨特,在懷舊的過去式情境之中,開展一段現在式的戀愛與療傷──似乎同時帶有台灣新電影的徐緩沉吟,又帶有新生代國片的鮮明輕快。本週放映週報的頭條採訪,為讀者專訪了導演鄭芬芬,為您介紹一部從沉睡中慢慢甦醒、值得期待的好電影。
請妳談一下妳是如何進入電影這個行業的?
鄭:
我的過程比較複雜。畢業之後我是先進廣告製作公司;雖然那時就想拍電影,但因為經濟不是很景氣啊、又怕自己吃不飽,所以就先去廣告製作公司拍廣告。之後因緣際會地跳到廣告公司,就完全跟拍片沒有關係了。
但其實在這之間我還是有陸陸續續地在寫劇本和拍片,也接free的案子、拍廣告之類的,一直沒有脫離,算是當作副業吧…我每次都跟人家開玩笑說,其實廣告才是我的副業,但是其實都把副業當成上班而已。
後來拍了【手機有鬼】,得了金鐘獎,所以從那個時候開始花比較多的時間在製作電影這部份。而那時候也才漸漸脫離廣告圈,開始寫劇本了,然後也投優良劇本的競賽。
為什麼會想要當一位電影導演呢?
鄭:
我比較喜歡的是讓人開心、掉淚的電影,應該說是「非藝術電影」的類型吧(笑)。我小時候的一部啟蒙電影是韓國片【淚的小花】,我還記得那個電影故事是一對很小很小的兄妹,大概才六、七歲,為了要找媽媽,就一路到大都市去找。一路上小孩子常常沒有東西可以吃,很可憐。
他們路過一戶正在拜拜的人家,祭品有一碗雞腿飯(笑),那戶人家的媽媽就很好心地把那一碗飯給那對小兄妹吃。結果哥哥捨不得吃雞腿,就把雞腿都讓妹妹吃,自己只吃白飯。我還記得那時候我是跟我媽媽和姐姐三個人去看的,全部哭得唏哩嘩啦。我一直覺得,電影是一種能夠「安慰人心」的東西。也剛好因為大學時代唸的是傳播科系,廣電系,所以我就一直對影像方面很有興趣。
您從編劇角色跨到了導演工作,能不能跟我們談一談這個轉換過程?
鄭:
其實,我之所以寫劇本,是為了讓自己能夠拍片吧。這是因為,我會喜歡的題材也許會跟別的導演不同,而其他編劇寫的東西常常不見得是我喜歡或適合我的。所以如果有自己比較想要拍出來的東西,就會開始自己寫劇本。雖然起初我也有接過案子,專門只幫人家寫劇本,可是我覺得那對我來說只是一個磨練的過程而已。
我寫劇本的特點是:我會從畫面去想,也就是說其實我已經先有了一個畫面、先有一個感覺了,然後我再去想應該如何在劇本裡把它表達出來。
我想,這個劇本拿到國外劇本課去的話,應該都是不合格的(笑);因為裡面有太多detail在描述畫面、在講劇情了。而正規的劇本應該只是純粹就說故事而已。
當然,我的故事線還是很清楚的,因為都是我將來想要自己去拍,所以我會寫得比較清楚。可是事實上等到我去拍的時候,拍出來的又會跟我的劇本完全不一樣,因為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有不同的想法。
第一次拍電影的時候有沒有碰到什麼困難呢?聽說你用18個工作天就拍完了,是怎麼做到的?有什麼訣竅嗎?
鄭:
對啊18天,我自己現在也覺得好恐怖喔(笑)。要能夠完成,你應該必須事先都想得很清楚你大概要拍什麼東西,也就是你trial and error的時間要很少。可能是因為拍電視劇時的訓練吧,因為電視劇也大概就是九天、十天內就必須拍完一部和電影同樣長度的東西。拍電影的話,就有更多細節的東西需要被注意到,所以你必須在事前就做好很多功課,才不會在拍攝當下浪費時間。
【沉睡的青春】的故事當初是怎麼樣出現的?
鄭:
這個故事很好玩的是,一開始它是針對小孩子的。
我的意思不是說它是寫給小孩子看的,而是故事主人翁是小孩子。故事的緣起是:我看過一則社會新聞,報導四個小孩放學或是放假時去玩水,結果大浪來了,把三個人都捲走,只剩下一個小朋友活著。
這篇新聞只佔很小的版面,小小欄位中一直在寫三個死去小朋友的名字,以及他們的父母、師長有多懷念他們。但我就一直在想,那活下來的那一個小朋友呢?為何沒有報導他的名字、也沒說他活下來以後怎麼樣。我覺得,死去的人就是死了,雖然他的父母確實很難過,但活下來的那一個,他一下子失去了三個好朋友,他應該會是更難過的人。
因為這則小新聞,我開始想要寫【沉睡的青春】這個故事。
故事的腳本一開始其實是針對四個小男孩去發展,只是我擔心在預算有
- Aug 25 Sat 2007 00:51
﹝人物專訪﹞【沉睡的青春】導演鄭芬芬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