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名:【第四張畫The Fourth Portrait】
產地:台灣。
片長:102分鐘。
分級:輔導級。
上映日期:2010年10月22日晚場起。
製片:曾少千。
導演:鍾孟宏。
演員:戴立忍。郝蕾。金士傑。納豆。關穎。畢曉海。
編劇:鍾孟宏、塗翔文。
攝影:中島長雄。
美術:趙思豪。
聲音:杜篤之。
剪接:羅時璟。
出品:本地風光。
製作:甜蜜生活。
發行:原子映象。
官方部落格:http://blog.sina.com.tw/atom。
臉書:http://www.facebook.com/4portrait。


●2010年第47屆金馬獎七項大獎提名:最佳劇情片。最佳導演。最佳女配角。最佳新演員。最佳原著劇本。最佳攝影。年度台灣傑出電影。
●2010台北電影獎最佳劇情片、最佳男主角/2010瑞士盧卡諾影展競賽片。
●【停車】導演鍾孟宏 繼【醫生】後 最撼動人心、關懷社會的年度力作。
●五大巨星聯手捧出台灣電影史上最年輕最佳男主角。
●結合爆笑喜劇、溫情感人、驚悚懸疑等各類型電影。
●全台走透透 以高超攝影美學呈現出台灣令人驚艷之美。


劇情簡介:
每一張畫的背後,都隱藏著一個不為人知的祕密…。


第一張畫:父親的遺照。小翔的父親過世了。十歲的他獨自坐在書桌前,面對空無一物的家、無以為繼的生活,沙沙地用鉛筆畫出父親的畫像。吹西索米的父親日日在別人的靈堂前送行,自己卻連一張懸掛的遺像也沒有…。

第二張畫:我的「好朋友」。偷便當吃的小翔終於被逮到,老校工面惡心善地開始祖孫般的生活,不料多年前遺棄他的母親卻突然出現。面對性格陰沉的繼父,小翔跟著在房地產前「站衛兵」的胖哥哥想要浪跡天涯,學校老師出了畫圖課的題目:我的好朋友,小翔卻交出了一張「小雞雞」。

第三張畫:哥哥真的失蹤不見了?小翔總是夢見哥哥,在長長的堤防上一直走,一直走,直到小翔在惡夢裡驚醒過來。他在課本上將噩夢畫了出來,老師關心地將母親請到學校說:小翔他根本沒有哥哥啊?回到家中對著空氣喃喃自語說「我知道你在這裡,別以為我會害怕」的繼父,狠狠將小翔踹了一腳,「家裡的事別出去亂講…」。

這一張張的畫背後,究竟隱藏著甚麼秘密,小翔周圍的老師、同學、父母、甚至開始追蹤線索的警察,可以讀出畫中的心嗎?十歲的小翔獨自一人面對父親的死去,三餐無以為繼的他,遇見了一位面惡心善的老校工,帶著他四處撿舊貨。就在小翔以為找到新的歸宿時,陌生的母親出現了,把他帶到新的家庭和性格陰沈的繼父同住,但小時候跟著母親離開的親哥哥卻不知去向…。孤獨的小翔在校外遇見一位滿口天馬行空的胖哥哥,用獨特的方式教他認識世界。這些陸續出現的朋友們建構出小翔生命的輪廓,在他的畫筆下成為一張張肖像。

第四張畫,小翔是否能畫出自己的模樣?

【第四張畫】是鍾孟宏導演繼【醫生】之後再次深入人性、關懷社會的嘔心瀝血之作,將台灣家庭暴力、失蹤兒童新住民、等等每日新聞中的社會議題,以凝練的手法、驚人的攝影美學、緊扣人心的音樂,卻在每個觀眾的心理留下重重的一擊,是2010年最重量級的台灣電影。



導演的話:
台灣每年登記協尋的失蹤兒童有一百多名。其中有四分之一的兒童從此不知去向。未被尋獲的兒童通常被定義為「不見」了,這個「不見」到底意謂著什麼?是不在人世了嗎?為何憑空消失了?然而在【第四張畫】中,我想表達的不只是失蹤兒童「不見」的議題。在主角小翔的心中,他如何理解並面對生命中許多人事物「不見」的狀態。四張畫代表了小翔成長過程中,所遭遇的人際關係及所面臨無名的困境,更重要的是,在學習獨立和堅強生活的過程裡,他到底最後是如何看待自己。-導演 鍾孟宏



導演簡介:
鍾孟宏,生於屏東縣,國立交通大學資訊工程系學士,因為受到台灣新電影的影響,在眾人的反對下毅然決然轉赴美國芝加哥藝術學院攻讀電影製作碩士。返台後正巧遇上台灣電影的低迷時期,進入廣告圈發展成為台灣頂尖廣告導演、獲獎無數,如《ACAP野生動物保育協會宣導廣告─牙醫篇》、《台北富邦銀行 空中飛人篇》、《NUGEN 生命之水篇》,以及《陳綺貞:躺在你的衣櫃》MV等。短片作品《逃亡》、《驅魔》 與《慶典》也連獲1994、95金穗獎優等短片。

2006年鍾孟宏以紀錄片《醫生》,記錄一位失去小孩的醫生,因治療一個陌生的病童,重新開始面對和尋找失去小孩與失去的自己,榮獲台北電影節最佳紀錄片,台灣國際紀錄片雙年展亞洲獎優等獎、觀眾票選最佳影片,並入選瑞士真實影展,及獲邀參加MOMA紀錄片雙週展。2008年鍾孟宏以《停車》一鳴驚人,獲選坎城影展「一種注目」單元,他同時身兼編劇、導演、攝影,多線敘事手法的機巧、影像的凜冽精準、又以少見幽默喜感的荒誕情境,呈現出少見的台灣黑色喜劇電影,口碑鼎盛。《第四張畫》是鍾孟宏2010年第二部劇情長片作品。



演員及角色介紹:
小翔 (畢曉海 飾)

一張張的鉛筆畫,是他記得所有人的唯一方式。然而在這些畫作背後,又透露著甚麼樣的訊息?十歲的小翔失去了父親,開始了他的人生之旅。吹西索米的父親的樂隊前來送葬,學校的校工爺爺帶著他四處撿舊貨,曾經遺棄他的母親帶他進入另一個氣氛森冷鬼魅的家庭。只有滿嘴胡言的胖哥哥說要帶他浪跡天涯,卻是要他去搶劫。然而在小翔的生命裡,這一切只是個開始…。

畢曉海
就讀於懷生國小,經老師推薦向電影公司報名試鏡,父親對於參加電影演出持開放態度,「如果他有興趣的話,倒不失為一個生活的經驗,而且這樣的經驗也不是天天都有」。歷經數個月的表演訓練,而終於被選上成為全片的靈魂人物—小翔。畢曉海的媽媽在部落格中寫「看著片中的海兒,似乎變成另一個我不熟悉的孩子,沉穩、早熟、心事重重,又楚楚可憐,內心像是藏著許多的無奈,一反平日我們家中那個活潑好動、看到美食可以不顧一切的二哥。我只能說導演實在太厲害了!」

現實生活中的畢曉海和電影中的小翔,有著完全不同的生活背景和經歷,說的一口好相聲和數來寶、熟讀「三國演義」等中國經典名著,對於三國中的歷史人物背景如數家珍。侯孝賢導演稱讚他有一個「跳動很慢的心臟」也是畢曉海獨特的個人特質。



小翔父(戴立忍 飾)
時而陰沉凶暴、時而溫柔細膩,在擺攤供人撈金魚的夜市人生裡,他凝視著小翔的深黝眼神背後,有另一雙眼,正緊緊地凝視著他…。小翔繼父的生活,在小翔入門的那一瞬間有了重大的轉折。和酒家上班的老婆之間,那種常年壓抑不說出口、共同保守著的秘密,終於在某一次小翔媽媽幫他添購用品的看似平常的生活中,爆發衝突…。小翔口中失蹤不見的哥哥真的存在過嗎?他現在又去了哪裡呢?

戴立忍
畢業於國立藝術學院,主修導演,1990年開始參與電影、電視、舞台劇演出,至今共在超過30部電視及電影中演出,曾榮獲金鐘獎最佳男主角及金馬獎最佳男配角。2001年執導短片《兩個夏天》榮獲金馬獎最佳短片、台北電影節百萬首獎;2002年執導首部劇情長片《台北晚九朝五》;2009年《不能沒有你》再次榮獲台北電影節百萬首獎、金馬獎五項大獎及多項國際影展首獎。電影演出作品(簡表):1991《皇金稻田》、1997《藍月》、1998《心動》、1999《一一》、《小百無禁忌》、《想死趁現在》、《夜奔》、2001《雙瞳》、2004《經過》、2006《詭絲》、2007《停車》、2010《第四張畫》、《劍雨》、《萬有引力》。



小翔母 (郝蕾 飾)
飄洋過海來到台灣的女人,將火紅的丹寇指甲,利索地插進柳綠的橘子皮,似乎隱隱註定她的親生兒子小翔,即將掰開一段她不欲為人知的過去…。小翔母親在父親過世之後突然出現,想要把小翔帶回去共同生活。儘管小翔百般不願,但這事卻還不到他可以自己作主的決定。火車上她說,也許你很恨我吧,我還以為你爸可以長命百歲呢…。然而遠渡重洋來台灣、繼而拋棄自己的孩子、酒店不堪的生活…,這看似失去母職的背後,是否也有著不忍卒睹、令人為之鼻酸的故事呢?

郝蕾
吉林通化人,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表演系,有著東北姑娘的率直驃悍的性格,以2006年婁燁導演入圍坎城影展的作品《頤和園》享譽國際,在《白銀帝國》中和郭富城也有精彩對手戲,2008以賈樟柯導演的短片作品《河上的愛情》入圍威尼斯影展,2010年《第四張畫》首度與台灣導演合作。在電影之外,郝蕾同時也是中國一線的電視劇演員,並於即將在九月發行的新專輯中親自監製、編劇、執導了《郎中》的MV,描述穿越時空的千年之愛,是最勇於挑戰任何新嘗試的中國實力派女星。



手槍仔 (納豆 飾)
我一直想找一個人跟我一起浪跡天涯。少年仔,讓我們一起浪跡天涯吧…。自稱是跟著我保證你有吃有喝的手槍仔,帶著在房地產公司廁所巧遇的小翔,開始了他們浪跡天涯的探險。偷偷摸進別人的家中偷東西、到小翔班上搶班費…。對小翔來說,滿口胡謅說著天方夜譚的胖哥哥是他在新家唯一的出口,他把自己的秘密也告訴了胖哥哥,在意外進了警察局後,揭開了小翔繼父兩段不欲為人知的過去,以及胖哥哥的真實身分…。

納豆
本名林郁智,台北藝術大學戲劇系。從高中師大附中就開始參加話劇社的納豆對表演有極高的熱情和興趣,在有年輕人高收視率的電視節目《大學生了沒》、《電玩快打》擔任主持人,參與《全民大悶鍋》的搞笑演出之外,納豆有著豐富的舞台劇表演經驗,從表演工作坊、如果兒童劇團、紙風車劇團、綠光劇團等台灣知名的舞台劇團他都曾參與演出。納豆第一次的電影演出經驗其實是給了戴立忍2001年的短片作品《兩個夏天》,之後曾在《冏男孩》中飾演「銅像」。《第四張畫》可以說是納豆首次展現強勢演技的首部長片,不僅將他擅長的搞笑路線發揮的淋漓盡致,隨著劇情急轉直下,有真正令人動容的演出。身為北藝大學長的戴立忍也力讚這是納豆「邁向實力派巨星」之作。果不其然,蔡岳勳2010年度電影巨作《痞子英雄首部曲:全面開戰》已經力邀納豆擔綱演出。



校工爺爺 (金士傑 飾)
老爺爺回想著童年時在空襲轟炸後的一片廢墟裡,遙遙聽見那一首似有若無的日本童謠…。於是他知道,生命就是要堅強的活下去。在小翔舊學校的老校工,抓到了每天中午偷老師便當吃的小翔。得知他令人同情的身世之後,他不但娓娓道來自己童年的身世背景,要小翔停止哭泣,堅強的活下去面對未知的人生,跟著他祖孫似的開始四處撿舊貨的生活,直到小翔的母親前來帶走他…。

金士傑
台灣劇場界最重量級的人物,原本是個獸醫,卻與多位資深劇場人創立「蘭陵劇坊」,對台灣劇場界有深遠的影響。「表演工作坊」的賴聲川稱他為「台灣現代劇場的開拓者及代表人物」。曾經參與楊德昌導演《恐怖份子》、《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等電影的演出,並以《暗戀桃花源》中的江濱柳,從年少演到年老,將大時代的荒謬、對於愛情消逝的無奈刻劃地淋漓盡致。近年演出電影作品還包括《徵婚啟事》、《白銀帝國》、中國電視劇《貞觀之治》中的魏徵,以及鍾孟宏導演前作《停車》。即使已屆六十高齡,金士傑仍然接演各種不同角色,最近在《十七號入口》中演出暗戀張睿家的同志老兵。



小翔老師 (關穎 飾)
老師關心著新轉入學的小翔,從他的一張張的畫裡,她試圖進入他的世界。小翔是在跟我作對嗎?如果不是這張畫是否透露著他被朋友「欺負」了?和小翔母親的一席對話,又將會改變她對小翔的「關心」嗎?新轉入學的小翔對老師來說是個頭痛人物。出身問題家庭的他總是故意找麻煩似的,和老師對尬背誦「大學之道」,故意畫自己的小雞雞當成是「我的好朋友」的畫圖課題目。在課本上亂塗鴉的「不見的哥哥」又透露著他背後的甚麼故事?然而即使努力想要了解孩子的老師,真能透視進小孩的心理嗎?

關穎
出身名門望族的關穎,取得美國紐約大學藝術行政碩士後,因興趣進入了影視行業,2004年以與金城武、梁詠琪共同演出的《向左走向右走》入圍金馬獎最佳女配角。演出電視劇、拍攝廣告、MV以及為各大品牌走秀,關穎既具有獨特的上流社會的氣質及可貴的經驗,又接演各式不同的角色,從驚悚鬼片《宅變》、都會愛情《基因決定我愛你》、風格史詩《淚王子》等讓人驚艷她完全迥異的風貌。《第四張畫》中她飾演的老師角色,與飾演母親的郝蕾一場精彩的對手戲,是關穎演技又見突破之作。



導演訪談
Q:影片的故事是如何開始發想的?
A:
我在拍紀錄片《醫生》的時候,當我看到片中主角男孩Felix畫的畫,我就覺得小孩子的腦袋像個宇宙,好像無窮無盡的。我一直很想要拍一個以小孩子為主角,圍繞他幾個月之內生活的故事,後來我在台灣報紙和電視上看到很多家庭暴力的新聞,但台灣媒體呈現的方式常常是過度渲染,然後大家就像在看熱鬧一樣,但我覺得應該要有人正視這個議題,於是乎後來就慢慢發展出這個劇本。

Q:為什麼安排母親的角色是「大陸新娘」?
A:
大陸新娘雖然已經在台灣有十多年的歷史了,這是確實發生在台灣、在我們生活中的一個事實,就像以前台灣有「外省情節」,說誰誰誰是外省人;但我想幾十年之後,中國大陸也會有很多在那裡生活很久的「台胞」,可能也會有很多複雜的類似情形。而我相信這個普遍的現象,會影響著我們台灣的未來。

Q:談談納豆這個有趣的角色。
A:
這部電影在講一個小孩失蹤之後,大人們要怎麼生活下去。小孩不見就是不見了,然而這些大人,卻隨著小孩不見,而失去了他們本來該有的純真或良知,這才是最可怕的。反過來像納豆這個角色,他是個每天吹牛皮、講謊話、不務正業的人,相對於片中提及的盲人,他的角色像是內在的一種失明或無能;可是偏偏他說的很多話、做的很多事,卻是最殘酷而不爭的真實。而他這樣的一個人,竟然是小翔最好的朋友,也可能是最瞭解他的人。

Q:哥哥的角色是鬼魂,你相信靈異世界的事嗎?
A:
我相信世界上有非理性、非現實的東西,我自己沒有看過,但我非常尊敬他們。這也是台灣人一直以來的傳統文化,對於死去的祖先、先人都很尊敬,相信他們在另一個世界裡生活著。哥哥的角色不只是如此,他對繼父、母親代表的是截然不同的記憶與感覺;同時,也對照著小翔過去和未來的命運。

Q:片中的場景是否都在台灣?
A:
是的,全部看到的場景都是現今的台灣。只是我們花了很多時間在全台灣找景,整個台灣島的東南西北幾乎都踏遍了。大部份的景都是實景,當然也有一些是從實景再去加工創造的,例如媽媽工作的那個卡拉OK是由貨櫃搭出來的。

Q:可以談談影像上的顏色處理嗎?
A:
色彩、反差都是在影像上表達象徵的重要關鍵。像黃色代表溫暖,而藍色則是代表寒冷,這些無法直接被看到的感覺,比較深層的人性部分,在片中都可以是用顏色來象徵的。像繼父家中主要的光線來自魚缸,在那主要光源的藍色大燈之下,卻養著一群充滿生命力的小魚;不過整個家的氣氛是比較冷酷的,但在餐桌那裡我則使用一盞黃色的燈,來展現家的溫暖。

Q:如何選到畢曉海這個兒童演員?
A:
這是他第一次演戲。電影開拍之前,工作人員花了很多時間尋找 「小翔」這個角色的合適演員。他們到台北的各個小學裡去找人、試鏡,找了幾百個小朋友,從裡面挑了一些,然後讓他們去上相關的表演課程,最後再從裡頭選中畢曉海。我想挑選到他最重要的原因,是他的眼神,有一種難以解釋的複雜性,是很合適這個角色的。

Q:如何安排片中的這四張畫?
A:
小孩成長中最重要、最不可或缺的,可能就是身邊的父母、師長、兄弟姊妹或朋友,但這些人在小翔的生命中都是缺乏的,這些東西他都看不清楚,也就這樣變成了他筆下的畫,當然這也包括最後一張畫的安排。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彌勒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