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3月19日,英國著名的科幻小說家亞瑟克拉克(Arthur C. Clarke)病逝於他的第二個故鄉斯里蘭卡首都可倫坡,享年90歲。這位堪稱20世紀最偉大的科幻小說家寫過多部科幻鉅作,但終其一生最被大眾所知曉以及最常被提及的作品,便是1968年所出版的《2001:太空漫遊》(2001: A Space Odyssey)。而當年與小說同樣造成話題的同名電影,不僅是科幻電影的傑作之一,更是影史上擲地有聲的經典。與亞瑟克拉克合作編寫本片劇本的導演史丹利庫柏力克(Stanley Kubrick)以充滿形式主義的風格,替科幻電影開創新的電影語言,壯麗的影像、詩意的筆觸卻帶著賦予哲學上思考,將當時只是B級片的科幻電影推向嚴肅電影的層次,《2001:太空漫遊》的成績亦確立了庫柏力克在影史上的大師地位,而那一年他才39歲。

40年過去了,庫柏力克與克拉克相繼辭世,但是他們兩人合作的傑作造就了一個影史上的「障礙」,之後沒有科幻電影可以超越它的成績,而這個「障礙」卻也啟發了後世的創作者,像是《星際大戰》的喬治魯卡斯、《ET外星人》的史蒂芬史匹柏等人都受到《2001:太空漫遊》的感召。2008年4月2日,是《2001:太空漫遊》在華盛頓首映的40週年,再次透過DVD閱讀這部作品,資質駑鈍的我仍舊無法參透部分片段的庫式哲學,但是又無法否認其震撼心靈的魔力。套句好萊塢影帝傑克尼克遜在紀錄片《庫柏力克大師傳奇》(Stanley Kubrick: A Life in Pictures)中對庫柏力克的禮讚,「大家都說他很偉大,我覺得這麼說還低估他了!」是的,偉大實在不足以形容《2001:太空漫遊》的奧妙精髓,但這我卻也想不出來還有比「偉大」更貼切的形容詞!

庫柏力克的電影魔法
第一次看《2001:太空漫遊》,應該是在中學的時代,透過錄影帶認識這部經典,那個時候很難理解片中的意涵,但對科幻片情有獨鍾的我,卻也著迷於影片中瑰麗的太空場景。2000年,華納家庭娛樂發行(當時台灣是由巨圖代理發行)「庫柏力克經典珍藏系列」套裝DVD,而有機會親炙庫柏力克六部代表作,包括《一樹梨花壓海棠》、《奇愛博士》、《2001:太空漫遊》、《亂世兒女》、《金甲部隊》、《大開眼戒》等6部作品以及附贈的紀錄片《庫柏力克大師傳奇》,懾服於庫式鏡頭下的世界,那份毫不妥協的創作力與開創性更是令人崇拜不已,那一年我的「電影之神」(卓別林、勞勃阿特曼、奇士勞斯基、肯洛區、馬丁史柯西斯)多了一位新的名單。

史丹利庫柏力克並非科班出身,但是卻是功力深厚的電影作者。13歲收到一台相機為生日禮物而開啟了庫柏力克的攝影生涯,在他就讀紐約塔夫特高中時就曾賣過多幅照片給「展望雜誌」(The Look),1946年畢業後就到該雜誌去上班,成為該雜誌聘用過最年輕的攝影師,之後拍出千幅著名的照片。後來靠著俄國導演普多夫金的「電影技巧」一書,以及留連紐約現代美術館以及各大電影院,這些地方成為他最好的電影教室,當時他更受到德國導演麥克斯奧菲歐司(Max Ophüls)複雜、流動的攝影風格的啟發,也影響日後的創作風格。

1951年,庫柏力克拍攝了紀錄片《拳擊之日》(Day of the Fight),並把該片的版權賣給雷電華電影公司(RKO);兩年後籌措資金完成了處女作《恐懼與慾望》(Fear and Desire),在商業上並沒有獲得迴響,而庫柏力克也被評論界視為業餘導演,讓他十分的沮喪。而庫柏力克第一次獲得影壇的重視是1957年的《光榮之路》(Paths of Glory),該片以一幕逆向的伸縮鏡頭而成為電影課堂的教材,而從這部作品之後,庫柏力克的每部作品都引起影壇的騷動,一直到他的遺作《大開眼戒》依舊話題性十足。

無論是史詩之作《萬夫莫敵》;探討情慾的《一樹梨花壓海棠》、《大開眼戒》;反戰的黑色喜劇《奇愛博士》;集暴力與反暴力於一爐的《發條橘子》;驚悚又黑暗的《鬼店》以及越戰電影《金甲部隊》,庫柏力克在這些作品中都展現其對人性犀利的觀察,以及對類型電影的顛覆與開創。或許在當時看來,庫柏力克電影鏡頭是那樣驚世駭俗或是難以理解,但是來到了21世紀,庫式的作品依舊沒有被淘汰,反而吸納了更多的影迷,而最顯著的影片便是1968年的《2001:太空漫遊》。

開拓無窮想的科幻視野
《2001:太空漫遊》是史丹利庫柏力在完成《奇愛博士》後的另一代表作。這部片被譽為電影史上第一部、也是最偉大的科幻電影,源自於亞瑟克拉克於1950年的短篇小說《哨兵》,庫柏力克在完成《奇愛博士》而聲名大噪,而兩人在紐約相見後決定攜手改編《哨兵》(The Sentinel),而後發展成為《2001:太空漫遊》的劇本,電影上映後,同名小說亦在七月出版,在當時皆受到矚目。

《2001:太空漫遊》分成三個部份,分別以「人類的誕生」、「月球之旅」、「木星任務」連結了人類的演進史,從遠古時代到太空時代的文明辯證,成為這部片的母題。

電影開場的三分鐘,沒有任何的畫面(所以在看影片或是DVD時別以為拷貝壞了),只有大量的環境音,讓觀眾宛如置身於太空的感覺。影片的序幕則是自月球望著地球,而太陽在地球的背面緩緩升起,此時響起理查史特勞斯的《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交響曲的第一章「日出」,替本片揭開壯闊的氣勢,這個片頭與配樂搭配的天衣無縫,堪稱是影史的經典。接下來的二十分鐘裡,卻是沒有任何一句的對白,庫柏力克帶領觀眾回到猿人的時代,讓觀眾回顧文明的最當初,一群猿人正在爭奪骨頭為武器。隨著骨頭被拋起,人類躍進200萬年後的太空時代,諷刺的是人類的文明卻是來自那根骨頭…。

2001年,人類已經成功的征服太空、登陸月球,並開展探測木星的任務,主要的目的是為了尋找發出強大電波的黑色石碑。而在這艘太空船上共有兩位執行任務的太空人及一部叫做哈爾9000型的超級電腦,在漫長的旅途中,兩位太空人發現哈爾想要取得控制權,於是他們計畫關掉哈爾,但是哈爾卻先發制人,殺害三個冬眠的太空人,和在太空船外執行任務的太空人…。

《2001:太空漫遊》跨越了人類的時空,從遠古到現在用一個骨頭與太空船銜接,隱喻了人類科技的渺小,而電影搶戲十足的殺人的超級電腦與人類的角力,也呼應了電影開場前猿人之間的骨頭爭奪戰,只是彼此使用的工具不盡相同,不管是猿人或是進化的人工智慧,人類骨子裡的殺戮獸性與佔有欲從未消退過。人類的文明與機械、科技的微妙拉扯與辯證,在猿人/人類/電腦的不同時代中,成為庫柏力克最耐人尋味的文明反思。

而《2001:太空漫遊》不僅呈現庫式對人類文明的觀察,也展現了庫柏力克完美主義的導演意志。這部籌劃長達三年的作品,庫柏力克美個環節幾乎親力親為,片中250個特效皆出自其指導,他更號召了數百位NASA的專家加入影片的製作陣容,庫柏力克用電影帶領了觀眾飛向了太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彌勒熊 的頭像
    彌勒熊

    Orzmovies.com彌勒熊電影Pixnet

    彌勒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