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出處 :(電影信徒的散場筆記


好萊塢的異國風情電影設計了一套「框架」,配合著壯麗的奇觀並混雜著神秘、貧窮、落後、野蠻的異國風情,無疑的是要突顯美式的英雄主義或是白人的本位觀點,從史蒂芬史匹柏的《太陽帝國》、羅蘭約菲的《教會》、貝托魯奇的《末代皇帝》、薛尼波拉克的《遠離非洲》、愛德華茲維克的《末代武士》都是「異國框架」的產物。

所以,當導演克林伊斯威特決定將「硫磺島浴血戰」的《來自硫磺島的信》(Letters from Iwo Jima)在日本演員以日語發音演出下的確震撼電影界了,因為這將是好萊塢破天荒的第一次以原語發音拍攝的「異國」電影,而這個創舉還是來自主流製片廠的華納電影,所以不管這部片可以得到多少獎項的肯定或是觀眾的支持,無疑的它已經寫下影史的紀錄。

《來自硫磺島的信》從找來日語發音開始就替影片定調,《來》跳脫了白人的世界觀、大美國的英雄主義,成為裹著軍國主義的日本片,而這部日本片卻是來自好萊塢、老牛仔克林伊斯威特之手!克老透過一封封家書紀錄、凝視著戰爭的本質、殘酷,演繹著日本軍國主義下被迫面對戰火的無奈,回頭看著歷史的傷痕、看著一場毫無勝算的戰爭…。

戰爭安魂曲
硫磺島戰役被視為二次大戰末期最重要的戰事,整場戰役發生於1945年2月18日到3月22之間。原本美軍計畫五天之內拿下硫磺島,後來美軍在36天後才收服了日本的武士精神。61年後,克林伊斯威特從美、日兩方的角度各拍攝一個版本,替這場戰事重新寫下歷史。而早先在台上映的《硫磺島的英雄們》是美方的角度,克老重新解構、建構了一張著名照片的背後故事,道出美國英雄主義的假象。

而屬於日本面向的《來自硫磺島的信》則用了一封封信,描繪了戰爭的殘酷與百姓的悲哀,也讓觀眾看盡日本的武士道精神。兩部不同的視野,兩種不同的調性(美方的批判;日方的內斂),克林伊斯威特對電影創作的野心在這兩部電影中表露無遺。

《來自硫磺島的信》由倒敘的手法帶領觀眾回到1945年的硫磺島戰場,一封封家書的獨白,交織了鄉愁、思念與離鄉當兵的無奈。不同軍階、身份與立場在這黑沙灘上死命的抵抗美軍的炮火。一場主將幾乎都橫死沙場的戰役應該要如何還原,一部幾乎滿載著死亡的戰事該如何重現?

《來自硫磺島的信》以接近黑白色的色調來捕捉日本的軍魂,沒有紀錄戰役的天數與死亡的人數,那些數字對克林伊斯威特來說似乎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那些埋藏在沙灘下的家書以及其所代表的意義,一如其過往的電影如《殺無赦》、《神秘河流》、《登峰造擊》等作品一樣,他在意的是那些逝去靈魂與傷痕,他在意的還是屬於人的故事…。

他小心翼翼的描寫日本軍國主義以及那些拿著手榴彈自殺的日軍,他沒有嘲笑日本人的堅持與固執,他也沒有拿美國電影中英雄主義來投射日軍的形象,他用極為低調卻又寫實的電影鏡頭,抓住了日軍的孤獨、面對死亡的恐懼以及對日本帝國主義的堅持,那份寫實感成就了《來自硫磺島的信》在影史上戰爭電影的位置。

只是克林伊斯威特的寫實感,跟《搶救雷恩大兵》、《諾曼地大空降》等以偽紀錄、大量手提式的攝影技巧來呈現戰場的真實感,有著不同的面向。《來自硫磺島的信》透過幾封家書傳達主角的內心獨白,克老借由這個版本挖掘了戰爭的本質,那些信念、恐懼、無奈以及日本人的武士精神都在那些唸白中流洩,其實這跟傳奇導演泰倫斯馬立克的《紅色警戒》有著相似的手法,兩部片對戰爭都有著深刻的批判、也使用大量的旁白來傳達影片的文本,傳達導演對英雄主義的與戰爭的批判。

只是《紅色警戒》的手法較為意識流,而《來自硫磺島的信》則是在內斂的鏡頭下,讓導演的創作的意念執行地更加真實與立體。值得一提的是,克林伊斯威特的兒子凱爾伊斯威特與其音樂夥伴麥可史蒂文斯所譜寫的配樂(尤其是鋼琴主旋律),替影片注入了悲天憫人的氛圍,那種悲壯的氣勢,似乎在替著硫磺島的英雄們演奏安魂曲,在片頭響起時就讓人想流淚了!

我很喜歡片中一封書信的詞句,「永遠都要做對的事情,因為這樣才對!」其實戰爭從來就沒有「對錯」的一方,戰場上的官兵們底是為誰而戰?永遠都沒有辦法得到解答!美國的將軍夫人問粟林忠道,「美日開戰時,你會臣服於你的信念,還是國家的信念?」

其實這個問題不僅是在問粟林忠道,也是在問所有的觀眾?!我們投入戰爭的「正當性」為何,當你代表國家出戰時,我們就應該收起自己的良知嗎?克林伊斯威特自《殺無赦》之後,反英雄成為他鮮明的旗幟,《來自硫磺島的信》則同樣的也把好萊塢戰爭電影中那套英雄主義丟棄了,克老大膽的借用一票日本演員與硫磺島的戰爭傷痕寫盡戰爭的殘酷,其實訴說的是他的反戰宣言,只是我很擔心觀眾只在意那群日本演員,而忽略了這部由好萊塢打造的日本佳片!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彌勒熊 的頭像
    彌勒熊

    Orzmovies.com彌勒熊電影Pixnet

    彌勒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