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載自『幼獅文藝』雜誌 2009年3月號,,經作者授權登載 )


非常期待導演山姆曼德斯重返家庭題材。看似身邊最平淡無奇的生活故事,要拍得令人冷冽或悸動入骨,才見出內斂精彩的生命涵養。

『真愛旅程』探討美國1950年代前後約十年間的家庭生活。一見鍾情的男女,在一開場的對話,立見男女主角思考模式的差異。劇情於下一場,兩人已是夫妻,買下位於「革命路」的白色木屋。「革命」之意,不僅有別於其他住戶的優越感,也是兩人對於生活方向及生命態度產生歧見的開端。妻,顯然較拗、不愛別人在她心煩時多言,那也是一種拘泥於自己想法的優越感。

妻的藝術工作者性格被家庭生活囚禁了靈魂,她是兩個孩子的媽媽,子宮還有一個意外的新生命。夫,本有夢想,天真燦爛的笑容與突發奇想的文案,讓他雖不滿意於工作,卻也讓他慢慢變變成:自小看他爸爸一以貫之,只為餬口養家而工作。但他到底是妻說的:「不敢改變,是怕失敗。」(以心理學而言,是害怕離開舒適區)?還是,高薪、穩定的人際關係,使他「找到他隱約要的社會地位」?妻積極要幫夫找回他的夢想,亟力建議移居巴黎,甚至是妻自行建議,由她外出工作養家。這在當時的社會是奇形怪事。但也透顯出:為何要拘泥於所謂一般人穩定的生活模式?這個沒能成行的夢想,如同一個悶燒的鍋爐…令人不安。

多首當年的歌曲呈現了那個年代、配樂則隨著劇情逼近觀眾省視自己!李奧納多狄卡皮歐奔跑的身影,在鏡頭裡快速飛略,人與影與周遭融成一片,甚至,主體已不在人物本身。

對白裡幾度強調:「沒有希望的空虛感。」不安、穩定、妥協、爭執、相愛…亟欲背離軌道的精神,正如導演幾年前的得獎作品『美國心‧玫瑰情』。

理查葉慈的小說《Revolutionary Road》好不容易被改拍成這麼成功的電影,一位優秀的作家,在生活中可能很不得志,抑鬱或喜樂看待自己的人生,正像是電影裡的夫妻,往往是互與自己的內心抗衡。

男女主角與導演正是銀幕上下的愛侶檔。激盪出的火花,在終場時,鏡頭結束在凱西貝茲飾演的房屋仲介商,她滔滔絮語,在丈夫的助聽機下,漸漸被滅至無聲!丈夫的表情,妙!深!而他們剛從精神病院返家的兒子約翰,三場對話裡,顯示,「瘋子」最能看透人心,也最能與人迸發出深度對話。夠銳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彌勒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