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出處: http://city.udn.com/v1/blog/article/article.jsp?uid=steventu&f_ART_ID=933746&#reply_list塗翔文的影癮館


以下這篇文章,是我應邀參加今年金穗獎增設之「部落格達人推薦獎」所寫的評審感言,很榮幸有機會提早看完這些作品,參與一場很有意義的評審討論,並發現一些值得推薦的佳作,一點也不輸專業長片的成績。推薦大家去看看這些作品,不但是免費放映,保證還會有意外的收穫!詳情介紹、場次與索票辦法,請洽金穗獎網站:http://www.ctfa.org.tw/29GH/
       
在台灣電影貧瘠多時的現實環境裡,「金穗獎」象徵著電影創作的新生力量,以短小的篇幅條件,試圖藉此挖掘出對於影像掌控深具潛力的創作者。就今年所見的入圍影片來看,整體而言,大部份的作品都在影像處理上達到應有水平;而在敘事創意、觀點呈現上,較為缺乏令人眼睛一亮的深度與驚喜,不過還是有不少值得推薦的佳作。

劇情片方面,普遍都是展現了視覺上的明亮、華麗,吸引觀眾的第一印象,但故事肌理卻落入「強說愁」的風花雪月之感,空有美麗圖像或過於虛無的意念,內在故事的力量不夠厚實,像《結婚》、《女神》、《月台上的記號》等,都有類似的尷尬。紀錄片普遍看得出受限於篇幅,大部份都有話沒說完的感覺;手法上則幾乎皆是旁觀訪談、重組結構的安全手法,沒有太多深入、宏達的視野。

動畫片部份比較參差不齊,某些作品在素材運用上純熟靈活,卻同樣在其他敘事手法上無法等量齊觀,例如《上上》的配音失敗、《
The Gem In Heart》的情節貧血。最後是實驗片,「實驗」二字的定義模糊,持續在這個項目中普遍蔓延,幾乎一半以上的入圍作品,其實都該被歸於劇情類競賽。

短片最大的魅力,就是在有限的篇幅中,以有限的主題情節,散發出最豐富、甚至最深厚的情感、內涵與爆發力。在今年眾多影片盲點類似的情勢之下,反而突出了某些作品的特別優秀,值得叫好。

其中,筆者首推僅長二十一分鐘的《嘜相害》。它以極短的篇幅,先是娓娓道來街邊私娼的困境與苦楚,然後再隨著事件爆發,突然翻轉成對立方──警察自述內心的無奈與鬱悶。兩相對照,竟意外幅射出台灣政經環境、底層社會問題的寫實殘酷,更沒有孰是孰非的偏頗;而最後打字幕的片段,導演讓女、男兩個歌聲輪唱台語老歌「為錢賭性命」,此時又再與全片的意旨、結構恰為表裡。《嘜》片善用短片優點,將簡單題材發揮至最大的影像張力,極為出色。

學生作品《斑馬線上的男人》則是另一部讓人驚艷的作品,它的沈穩內斂,一點也不輸專業創作者。描寫一個失業青年的「兩面人」生活,最後轉向家庭母子關係的細膩情感,鏡頭語言簡潔有力、意象豐富,在通俗情節的積累之下,爆發出社會切片般的冷靜觀察。

《愛的麵包魂》則象徵另一種令人期待的戲劇類型,可愛幽默的人物、生動流暢的情節,雖然格局不大、漏洞稍嫌明顯,但卻是所有入圍片中,與一般觀眾的甜俗品味最為親近的作品。

動畫裡的《肉蛾天》題材大膽、畫風獨特;《
Travel Diary》的素材多元、概念清楚,兩位導演也都才華洋溢。紀錄片成績水平接近,《炸神明》的小而美,反倒突顯出對人物刻劃的深度力道;《唬爛三小》從一開始被誤以為只是個人抒懷

彌勒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兩篇文章是周星星擔任金穗獎部落格獎的相關文字,提供大家欣賞與參考!
原文出處:http://blog.yam.com/jostar2


A--【周星星對金穗獎入圍影片的短評】
周星星我就請大家參考這些金穗獎入圍影片的短評。
在發表影片短評之前,周星星我有幾點聲明:

ㄅ、周星星我將秉持我個人的原則,誠實發表評論,絕無人情壓力。事實上,沒有任何一部片的導演跟周星星我有私交。

ㄆ、既然周星星我會秉持我個人的原則,所以我的評論標準會非常地嚴苛。

ㄇ、周星星我會堅守評論者的立場誠實發言,即使言論得罪已在電影製片圈工作的人士亦在所不惜。換言之,如果我這兒的言論會影響到周星星我自己未來的可能的電影製片生涯,我也只為我的言論負責。

ㄈ、有這麼多部影片要被評論,每一部片都有它的創作者、演出者、工作團隊,人數加起來是非常可觀的,說不定都可以達到一千人。如果有我部落格的讀者剛好就是以下的影片的創作者、演出者、工作團隊,請這些人多多包涵,切勿進來留下一堆人身攻擊的字眼、字句。

ㄉ、跟其他的「部落格達人獎」的評審比起來,周星星我會不會是最嚴苛的一位,我不知道。我只知道要用我自己的評審眼光來看片。事實上,我嚴不嚴苛根本不構成問題,只能說在某時某地周星星我剛好扮演了某一個角色──評審,而這是所有的獎都會碰到的事。不能說有哪些片是栽在這一年有周星星這一位評審,應該說這一年的評審周星星剛好提拔了哪幾部片(放在影片短評中),而且被評審周星星提拔的那幾部片最終不一定獲得評審團的認可。

ㄊ、以下的影片短評,都是周星星我一看完片就寫下的一個句子。如果要再詳細地討論某幾部片,我會在另外別的網誌發表我的看法。

ㄋ、以下的影片短評順序,其實也是我的看片的順序。之所以會有這樣的看片順序,是因為完全依照 DVD 排列的順序。

ㄌ、周星星我在看影片的時候,完全不去看演職員表,所以我連導演的名字都懶得打上去。這樣的好處是我可以只看影片就好,而且也不用在這兒拉出導演的名字公開地罵。事實上,大部分的影片都很難看。

接下來周星星我就請大家參考這些影片短評。

《一部電影》:拼貼式短片,插進毫無相關的聲音,相當干擾主敘事。而主敘事線僅只由旁白帶領人物的進場、衝突、和解,成績單薄。周星星評價:《一部電影》
M

《真實背後》:真正的懸疑感很早就被建立起來,技術面無懈可擊。一部充滿娛樂性的心理驚悚類型影片,雖然突破性不大,但可看性最高。周星星評價:《真實背後》★★

《結婚》:情境的設定有些莫名其妙,簡直是超現實的偶像劇。破音太多次,干擾觀影心情。周星星評價:《結婚》
M

《愛的麵包魂》:非常有趣味的影片,但情境的設定不太具可信度。劇情的設計有不少老套,偷懶的配樂(用合成樂器隨便彈幾個音符)更讓人覺得是要取悅一般觀眾。周星星評價:《愛的麵包魂》★

《嘜相害》:一部偽紀錄片,連趣味性都沒有。偷懶的配樂(用合成樂器隨便彈幾個音符)更減影片質感。周星星評價:《嘜相害》
M

《關於下載的女生》:用偶像劇的手法鋪陳一個很科幻的點子,劇情很沒有深度地拖了快半個小時。周星星評價:《關於下載的女生》
M

《台北京之比賽》:採用最民族主義的體育競賽試圖呈現不少民族主義的衝突,野心夠大,但這一類的題材就僅只是取巧而已,不無聊但暴露出的缺點更多。周星星評價:《台北京之比賽》★

《河口人》:藉由關渡八仙一個漁民家庭帶出淡水河的污染跟整治的問題,中肯之作。有時導演會刻意轉向政治控訴(插進跨年晚會的畫面未免是太低級的諷刺吧),但一步一步觸碰到
的問題面的確很豐富。周星星評價:《河口人》★★

《炸神明》:藉由台東炸寒單爺的活動帶出這些帶有黑道背景的成員他們各自的故事。乍看之下是很不容易拍得出來的紀錄片,但影片主角們盡是些矛盾不通的言論,該令人戰慄的不是那些駭人的言辭,卻是導演從頭到尾都不想管的盲點:紀錄片的政治──提出什麼問題、用什麼觀點敘事、是否願意提出解決之道。周星星評價:《炸神明》★

《唬爛三小》:非常無聊的關於一群人的生活記錄;沒價值,沒氣質,整部片都在唬爛,甚至在自殺的議題上表現得讓人作噁。周星星評價:《唬爛三小》
M

《穀子‧穀子》:節奏很快,把穀子從播種到收割做成米食的過程很完整地呈現出來,並特別強調是有機耕種。沒有突出的表現,但卻是很好的教育影片。周星星評價:《穀子‧穀子》★★

《遺忘的國度》:正是因為樂生療養院的事情太過戲劇性,所以本紀錄片的可看性相當高。影片專注在人跟環境之間的諧和,伴隨許多院民倒敘的故事,的確感人且讓人惋惜這樣一塊園地將被機械聲侵犯。周星星評價:《遺忘的國度》★★★

《The Gem in Heart》:沈悶的科幻片。周星星評價:《The Gem in Heart》
M

《Travel Diary》:創意十足的旅程,伴隨水準之上的配樂。周星星評價:《Travel Diary》★★★

《Hallucci》:酒醉後的幻想相當有趣。周星星評價:《Hallucci》★★

《上上》:畫外音一直談「錢」跟罵人,縱使影像品質不錯,但真讓人覺得囉唆。周星星評價:《上上》★

《肉蛾天》:詭異的黑色貧窮故事,心臟不強者勿用。周星星評價:《肉蛾天》★

《回憶抽屜》:構思夠有創意,技術能力超強。唯影片迅速墮入懷舊鄉愁,舊物品的積壓過於沈重。周星星評價:《回憶抽屜》★★

《Happy Birthday》:無聊的生日旅程,伴隨水準之下的配樂。周星星評價:《Happy Birthday》★

《看看我》:滿用心在編輯影像,但似乎沒有主題。周星星評價:《看看我》★

《題紅葉》:看似刻意堆砌無意義的片段(其實連對話都沒什麼意義),但整體挺有詩意,讓人想再看第二遍。周星星評價:《題紅葉》★★

《舊金山未遂》:果然是太實驗,一堆影像、聲音剪接在一起,變成要去猜意義。周星星評價:《舊金山未遂》★

《蟻城》:將人類類比成螞蟻,太膚淺的類比。周星星評價:《蟻城》★

《女神》:讓人無動於衷的哀悼故事。演員僵硬,對白故意,劇本沒有厚度。周星星評價:《女神》★

《月台上的記號》:前面十分鐘不知道在鋪陳什麼,沒帶進主題;以長片來說都會是一個缺點,更何況是一部不到三十分鐘的短片。終究只是一部把一些影像概念拍出來的小格局作品,更何況配樂(用合成樂器隨便彈幾個音符)讓人覺得廉價。周星星評價:《月台上的記號》★

《巡山日誌》:樸實的國家公園巡山員的記錄。雖然有點太工整,沒有很特別的事件、奇觀,但整體很安詳,想向大自然致敬。周星星評價:《巡山日誌》★★

《活著》:雖然是用 Gustavo Santaolalla 的現成配樂增加感覺,但劇本不算太失敗,場面調度還頗可觀。如果能再更寫實,更交代欠債原因,以及少掉故弄玄虛的部分,或許成績能更精采。周星星評價:《活著》★★

《斑馬線上的男人》:出發點有點像《行事曆》(L'Emploi du temps),扣除有幾段有點太人工化的設計,否則這真是一部真誠且有效地談到問題的佳作。周星星評價:《斑馬線上的男人》★★★

《樂生活》:跟《遺忘的國度》比起來,本片篇幅有點太短。專注在樂生療養院兩個主角上,生活上的不方便、樂趣能讓觀眾直接感受到這些不平常的遭遇,但太缺乏在《遺忘的國度》中,院民跟院區彼此共同依存的那種和諧感。周星星評價:《樂生活》★★

《靜夜星空》:扣除表白的戲實在很瞎之外,其它在劇本的編寫上有很一流的功夫。在表演的層面,和尚跟愷玹之間的互動不太可信。整部片是一種風格練習,不無聊但缺乏懸疑感。周星星評價:《靜夜星空》★★

《飛往昨天的 CI006》:有趣味,但實在是很老套的校園青春愛情喜劇。周星星評價:《飛往昨天的 CI006》★<
br />
《酒店小姐家的麻將派對》:前半段很有野心地用一位計程車司機串起好幾條故事線,後半段又有好幾條故事線明顯地毫無關聯,故事愈加空虛。周星星評價:《酒店小姐家的麻將派對》★

《花宅五十三號》:節奏偏慢,但一段回歸到故鄉、憶起往日若有似無的感情的故事,搭配當地民宅、綠蠵龜的風景,真誠度更勝當今所謂的「純愛片」。周星星評價:《花宅五十三號》★★



B--【
周星星的評審感言】篇
周星星我感到非常榮幸,能夠在首屆「部落格達人獎」就被召集人聞天祥先生邀請擔任評審。
「部落格達人獎」的評審團有幾位評審、其他評審是誰,周星星我不想在這兒講出來;或許再過個幾天,金穗獎就會發佈新聞稿說明「部落格達人獎」這件事。我只想跟大家說:如果最近您逛到其它友格,這些部落格也正在討論金穗獎的入圍影片,那麼,那些部落格的格主應該就是「部落格達人獎」的評審。

周星星我先講一個比較三八的感言。全世界,在這個地球上,最棒的評審應該就是坎城影展正式競賽片的評審,因為不僅僅是因為當那個評審代表全世界影壇對你的肯定,而且也因為入圍的影片都非常精采,一定能夠讓人忘記看片的疲憊。

第二個還不錯當的評審應該就是金馬獎的評審,雖然當那個評審一定不代表台灣影壇對你的肯定,但因為入圍的影片也都還是三十五釐米的影片,所以也都應該具備最基本的水準。

但是,當到金穗獎「部落格達人獎」的評審,那就真的完了,當那個評審根本沒有人會鳥你,而且入圍的影片大多都是難看到要命,各位可以想見在看片的過程會是多麼痛苦跟折磨。

看完入圍金穗獎的三十三部影片,有幾件事我想先說說。

ㄅ、有不少影片都是某些傳播公司製作、拍攝然後也已經在電視上播映過的影片,據說還因為金穗獎規定參賽影片必須限定在六十分鐘以內,所以那些的某些傳播公司還特別地剪出一個五十九分鐘又五十多秒的版本。這不是錯事,我並不是在譴責這件事;而是這些已經在電視上播映過的影片,成績反而不如一些獨立製片──例如學生製作的影片。我想說的是:條件愈好的製片公司,反而愈會製作框框內的影片商品。這是一個很大的問題,值得長篇大論;例如,是不是電視頻道的審片權力介入過深;以及,創作者有意地去想像一個「大眾型」的觀眾,以致敘事風格只想去討好這一類的觀眾而缺乏劇情長片的創意。

ㄆ、自溺以及窄視野的現象異常地明顯。很多導演非常自溺,這現象已存在了好幾十年。這種影片只有導演他們自己會看得爽,對其他觀眾來說真的是折磨、浪費時間。視野很窄,這更是當今台灣電影最大的問題,有些影片就是直接處理學校的、學生的題材。撇開紀錄片不談,劇情片大多都在言情,甚少有類型電影。一部在美國製作的《真實背後》就很被周星星我欣賞,因為它是心理驚悚類型,有危機、有懸疑、有危險臨界點、有片尾的劇情大翻轉(甚至還作了非常棒的特效),這種編劇技巧很抱歉地甚少出現在台灣製作的影片中。

ㄇ、整個評論體系是否健全,在於台灣這個環境有沒有辦法看到足夠多的類型的電影,劇情片跟紀錄片都一樣。由於周星星我有留學法國的背景,五年多下來不管是在電影院還是在電視上看過的劇情長片、紀錄片實在是多到不知如何數,所以我這一位評審看片子的觀點就保有我周星星過往經驗的印記。我特別要講紀錄片:每一部紀錄片都有一個主題,因此甚少有紀錄片能得到評審們的反感,因為這些紀錄片都很「真誠地」談問題呀。但是周星星我卻發現到有好幾部入圍的紀錄片表面上都讓人覺得是在談問題,但實際上就被周星星我認為是取巧以及作噁。台灣幾乎沒有紀錄片的文化,周星星我以前也提到說「對台灣的紀錄片的批判,到最後也應該要轉成是對台灣的電視的批判」,所以在當今這個環境討論紀錄片其實是很吃力的。

台灣電影的不振,導致台灣的評論體系不由自主地展現出民族主義的色彩。「愛國片」、「支持國片」變成口號,變成不是行為;一旦評論體系發揮它自己的批判功能,隨即引發的是口號之間的戰爭、或口水戰,點出這虛無的本質也不見得就能讓辯論更加理性,因為會參與口水戰的人已經先很不理性了。

怎麼說?以

彌勒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原文出處: http://www.wretch.cc/blog/woosean&article_id=7045286 (天空,約定的城邦。)



莫名其妙地,我成為第廿九屆金穗獎部落格評審的一員,其他成員有朱卿鋒林木材周星星胡嘉倫陳建嘉塗翔文牛頭犬謝一麟,這群人有的老過我、有的少過我,但他們對國片的關注與歷練都遠遠超過我!這讓我想起之前擔任首屆雅虎摩人的光景,其他人是體育主播、美食記者或音樂企劃之類的強者,只有我是個毫無電影背景、只是愛看電影且擁有一個鬼扯部落格的肉腳影劇摩人。

然而,也因為這個鬼扯部落格,我才有機會參與這些有趣的事兒,對我來說,擔任以挖掘台灣電影人才為宗旨的金穗獎評審,真的是一個非常特殊的經驗;雖然,一如我從不自稱影評,對於評審這樣的職務與身分,我真的無法真心地喜歡。

做為一個純粹的觀影人,我只需要考慮我的既定知識、主觀感受與個人詮釋,而我一開始確實是以這樣的態度來評選所有入圍的電影,可是在實際決選的場合,這樣的態度很快就遇到了實際的問題,最現實的問題是,如果某一部我欣賞的電影毫無進入決選的可能,那我多少必須改由獲選的可能性來考量支持的電影,這對平常只需要考量爽或不爽的我來說,其真的是一段非常費事的過程。

另一個頭痛的問題是,如何從類型、手法甚至篇幅都完全不同的作品裡挑出最佳代表?劇情片、動畫片、紀錄片與實驗片,到底要在怎樣的基礎上,才能相比?我非常喜歡動畫類的《肉蛾天》,但它能恰當地與《花宅五十三號》《河口人》《炸神明》《遺忘的國度》等其他我喜愛的影片相比嗎?我以為不能,這根本不可能平等,一如我對各類影展的最佳影片沒有感覺,最佳,根本不存在。

更有甚者,再與其他評審討論的過程中,我發現許多人都深刻地自覺到自己的評審角色,所以會考慮某部電影已在其他影展得了獎所以不需要錦上添花、某些參賽者以後可能不會繼續拍電影所以不需要頒獎給他、某部電影如果得獎那會賦予部落格評審結果怎樣的意義之類的問題,這真是令我大開眼界,更讓我發現對於扮演評審這樣的角色我是多麼地缺乏認知,以及我的個性多麼地不適合當評審。

我只想單純地決定,我愛不愛這部電影,而且在很多時候,我不想在跨類型的電影間分出高低──尤其是其水準真的很接近的時候。

不過,即使如此,我仍然很高興聞天祥老師給我這樣的機會,讓我得以觀賞那麼多金穗獎的入圍影片──雖然有些真的看得很痛苦──以及和許多電影同好共事與討論,雖然最後選出的最佳影片,真的不合我意──真的!完全不合我意!──但這之中的過程,真的值回票價。接下來的文章,我會試著分享入圍影片中,我比較欣賞、也想推薦給大家觀賞的作品。


彌勒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原文出處: http://blogger.chinatimes.com/kevincs/archive/2007/04/29/161921.html


其實該怎麼說,一開始接下這個職責時,也是在這個平面收到通知,想當然爾,我自然知道我自己有幾兩重,比起對於電影知識的鑽研,我是不可能比牛頭犬來的專業。對於紀錄片而言,也沒有林木材用心;而評審團裡面甚至有我從很久以前便景仰的塗翔文先生與周星星先生,能夠與這些人一起談論電影,這其實是我最大的收穫。

不過回過頭來,對於擔任評審一事,我也始終覺得,看這些電影其實所給予我更多享受的,是在於台灣這群新銳的電影工作者對於電影蓬勃的發展力,在這些電影中,我深刻能發現到台灣電影工作者的熱忱以及其想像力驚人的空間。

例如說在我最鍾愛的《愛的麵包魂》之中,導演高柄權巧妙融合東西兩方完全不同的元素,舉凡是台灣專屬的八家將、紅龜、檳榔,面對到西方大舉入侵的文化一如西方糕點、搖滾樂,卻能在輕盈無比的氛圍內表現出最為溫暖的一面,這是令我相當讚許的。

另一片《斑馬線上的男人》同樣的也在60分鐘內的短暫時間裡溢發最低成本的社會省思況味,主角面臨失業,這原本如此通俗的故事可以交融於母子親情,並且拍得如此漂亮,這其實是我所激賞的。

但總括來說,我總會覺得,台灣的電影工作者仍然沒有一個良善的說故事技巧,這在大多短片裡頭其實可以清楚洞視一二,比較像是最近這幾個新銳導演如陳正道、周美玲一樣,有了精采的運鏡切換或是剪接技巧,卻缺乏了最基本的說故事能力,通常對我而言,一個故事要是說得好,其實表達拙劣依舊迷人,但如果倒過來而成為表達精采故事卻不精采的話,那我反而就會比較沒有那麼喜愛。

所以在幫這些電影打分數的話,我時常會換個方向想,我是要從那些影像風格獨特強烈的導演去支持鼓勵呢?還是為故事紮實技巧樸實的導演作鼓勵?又或者是說,我是否應該去從中思考如何讓台灣電影擁有更好的空間呢?

於是,在這些電影之中,對於我而言,這部首選電影就有點難選了。

另外不難發現,台灣電影對於紀錄片題材的執迷,其實在這些電影中處處可見,無論是《巡山日誌》或是《麥相害》皆蘊介著記錄片的技巧,卻又不那麼真實。

另一方面,真正的記錄片項目內則反而多了很多主觀的意識在裡面,尤其是《遺忘的國度》,電影裡則幾乎是導演主觀的鏡頭語言,不是說不好,畢竟我很喜歡這部短片,不過總覺得這部短片可以講得更多,鏡頭取鏡甚至可以更為歷史宏觀,卻很可惜的還沒達到這點。

但也至少比起語言鏡頭過強的《結婚》、《一部電影》、《月台上的記號》還要好些,這些電影處處可見幕後電影工作者的巧思連連,卻僅見類似於MV技巧的拍攝,而令我總感覺不夠深刻。

但回過頭來,我必須還是要承認觀賞這33部短片,還是帶給我不少樂趣。尤其是《愛的麵包魂》在60分鐘所激盪出的精采創意,甚至是我所認為近年來所看過的電影中少見的,帶給了我心情愉悅且心裡好似幫浦擠壓的熱情感受。

其餘像是《花宅五十三號》對於過去的緬懷追念,且能鎔鑄於環保意識,這點光是簡介就讓我著迷萬分,更何況是電影內容,《飛往昨天的CI006》雖然故事留白過多,不過青春洋溢,讓我不自覺就想跑步往前衝,其中小鬼的表現更為印象深刻。

最後做個總結,還是要感謝我一直以來所崇仰的聞天祥老師,若是沒有老師尋找,我根本不可能看到這些電影,並且我很希望,此後還是一直能這樣看電影下去,這對我而言就是人生最幸福的事情了。


彌勒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原文出處: http://www.wretch.cc/blog/kevincs&article_id=8554569 ( 白色豆腐蛋糕 )


睽違三年,蜘蛛人系列在評價最高的第二集之中巧妙融合了關於宿命、徬徨、以及無從得知的未來。在影史上也成為了續集片無法超越首集的少數例子,而到了此刻,作為一次英雄身分認同之後,接下來所開始面對的,則是自我心境的調適。

說來也許容易,但不可諱言的是,〈蜘蛛人3〉非常令我意外的地方是在於,山姆雷米這一次所希冀拍出的,從一部身分認同的悲劇出發,竟然將也許有可能是兩部電影或是三部電影的故事內容,完全濃縮在同一部電影裡面。

而在這個故事之中,我們當然可以看到充盈飽滿的特效表現,那舉凡是在漫畫之中,所完全不可能體現的,沙人變身的細緻表現,從無到有,再從有到無;亦或是號稱蜘蛛人剋星的猛毒,也運用了蜘蛛人的妙招,但卻又能改正蜘蛛人的缺點;再加上武器更多更精良的綠惡魔二世,先別提論到其他因素,光是雙眼所能接收的特效饗宴,就早已經目不暇給。

但回過頭來,我卻會認為說,做為一個故事而言,電影不再如第二集那般的銜接順暢,每段都是那樣子地堪稱玩味,就連瑪莉珍的歌劇裡亦會引用王爾德〈不可兒戲〉之中的台詞影射彼得帕克有苦說不出的悲哀,梅嬸與帕克的互動也能夠適時點醒帕克的迷惘,甚至也可以看到更多對於未來續集充滿啟示性的伏筆,如哈利與帕克的爭執,那種亦敵亦友的悲劇性質也很聰明的表現出來。

這樣相比之下,我們便可得知,第三集沒辦法如觀眾所預期的原因。

觀影過程中,我始終懷疑編導是否為同一人,電影說故事的技巧在第二集曾經是以劇情取勝,那些飛天走地的特效技巧則是做為輔助,其所當然,劇情片觀眾看得開心,動作片影迷當然更不會失望。但到了這集,雖說依然可以發現山姆雷米意圖想說個好故事的企圖明顯,不然他不會開始強調蜘蛛人本身的自大。

從第一集的恐懼,到第二集的逃避,第三集則是欣然接受且逐漸自我膨脹,這樣的過程若是細細觀之,則會為山姆雷米的鋪陳大讚,但第三集所最為可惜的是,將前兩集那種預留後路,刻意留白的故事情節,這回完全不顧,而一次說完的特殊情況。

更直接一點來說,這部電影裡面,彼得帕克只有在前五分鐘裡面,最像彼得帕克。那個靦腆害羞卻倒楣無比的他,也同樣是電影中最有那種自大英雄味道的時候,我本以為故事會這樣下去的,但電影卻逐漸開始偏離走向,將主角本身的主線,硬是嵌接上其實不是很有相連性的另三條主線,並且擺在同樣重要的故事。

無論是彼得、瑪莉珍、哈利三人的關係這條主線,或是彼得的報社工作與他的競爭夥伴(之後成為猛毒),還有對於寬恕與自我救贖殺害班叔的兇手,這三條故事只要輔佐以本身力量的確定認同而不再自恃,皆可順利安排為一個說得極好的故事。這點其實可以套用到第二集,萬一說瑪莉珍的未婚夫與彼得的教授這幾條其實也會發展成反派的主線,變成另一個企圖說得更豐美的故事,說得好也許可以更成功,但說不好也只能成為叢生而出的枝蔓而已。

於是,蜘蛛人3便犯下這個錯誤,雖然在電影的過程中野心更明顯,不過卻將那些可以不用說太多的支線皆一一浮上檯面說個仔細,但電影的舞台就這麼小小的兩小時,可以擺到以後卻沒有擺到以後,甚至還造成了故事運作上面的突兀。

這到了後來甚至更為明顯,哈利的瞬間饒恕、彼得的懺悔、猛毒與沙人擁有力量之後的心境轉變,皆沒有一一說清,卻又不能行以跳躍式,所以在電影中我們便是看見了,那些怎麼樣也無法悉清的情緒轉折,還硬是接上了最後一段熱血大亂鬥。

回過頭來,我反倒是覺得,光是從哈利、瑪莉珍、彼得三人的故事便可鎔鑄以愛情的背叛,對於成長的迷惘,再加上彼得逐漸改變的個性一如憤怒與自大,這就可以敘述極多,也應該可以是電影的重點。而卻將彼得的憤怒順便連結了馬可的殺害至親之仇,將他的自大連接到了不停惡整他的同事上面,講得更多,卻沒講仔細。

雖然我必須還是要承認這集的動作場面讓我大呼過癮,猶如目睹一場科技新潮饗宴,但卻也像獲取一張單程車票,故事終將得到通往結局的關卡,卻是無法擁有細細品味的回程況味。

離島大夫診斷評鑑:★★


彌勒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花宅五十三號》53 Flower House                   劇情︱35mmColor30mins
★入圍第43屆金馬獎最佳創作短片、入圍2006南方影展劇情類



導演賴秉寰

台灣大學心理學系畢業。台北藝術大學戲劇研究所畢業。
倫敦電影學校電影製作碩士畢業。
因為一個夢,曾在故鄉研究綠蠵龜的石敢當決定再次回到出生地—台灣澎湖望安島。在早已頹圮的的祖厝花宅五十三號裡,他找到了國小畢業留言冊,隨即便陷入五年前與國小同學天人菊相處的那一段快樂時光。但那時,天人菊不告而別,讓石敢當滿是惆悵。如今,他們在碼頭上再次重逢。百感交集的石敢當,決定鼓起勇氣,完成他在畢業留言冊上的小小承諾…


《嘜相害》Street Survivor                       劇情︱
DVColor21mins 10secs
★第7屆金馬國際數位短片競賽最佳台灣影片



導演∣林靖傑
輔大大眾傳播學系畢業。悠遊於文字、影像及劇場等領域的多方位藝術創作。
《嘜相害》是關於街頭性工作者的生命故事。全片以日日春關懷互助協會的田野資料為基礎,結合電影、劇場工作者共同游擊作戰,將街頭流鶯的勞動和生存甘苦,拍攝成寫實而不失風格化的紀錄片式戲劇(Docu-Drama)。
片中演員精準的演出,呈現了性交易立法與執法機制問題——在高層「拚治安」的業績壓力下,警察與線民採取「釣魚」方式辦案,引誘性工作者上鉤,弱勢相殘的戲碼,活生生地上演。


《台北京之比賽》The Affair of Three Cities:The Game    紀錄︱
DVColor56mins



導演∣鍾權
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研究所畢業,曾任職於國際知名廣告公司,獲得許多國內外廣告獎項。
2005年獲得「雲門舞集」的贊助獎學金。
台北京,台北、北京、東京,一部橫跨兩年,對比兩岸,矛盾與衝突的紀錄片。
2004年的夏天,兩岸城市的球賽,巧合的是都遇上了日本隊,比賽結果一樣,態度卻截然不同,2006年的《WBC世界經典棒球賽》故事跟隨著台灣球迷前往日本,將過往的矛盾一次性呈現。


《斑馬線上的男人》Days on the Crosswalk            劇情︱
16mmColor30mins
★入圍43屆金馬獎最佳創作短片獎及福爾摩沙影片獎、入圍2006台灣國際學生電影金獅獎國際競賽單元



導演∣張亨如
現就讀於台灣藝術大學電影研究所。
阿俊失業了。為了維持開銷,他不得不打起零工,站在西門町的斑馬線上發整天的傳單。可是另一方面,他為了不讓母親擔心,每天都還是西裝筆挺的出門,佯裝一切順心如意。出門之後,自己再找地方換上鮮黃色的派報服。漫長的日子塞滿了傳單與香菸,還有母親的叨唸。工作還沒找到,貸款卻已經繳不出來。眼看著就要過年了,這個平靜的家庭該如何面對?


《愛的麵包魂》The Soul of Bread                   劇情︱
HDVColor60mins
95年度電視金鐘獎迷你劇集最佳男配角獎、入圍2006亞洲電視節最佳單元劇



導演∣高炳權
畢業於國立台灣大學戲劇學系,目前就讀於台北藝術大學電影創作所。
在一間面臨轉型危機的鄉村麵包攤,一個正港台客麵包師傅,遇到了來自英國的貴族麵包師傅,為了追求心愛的女孩,展開正面對決。兩個男人,鄉村麵包店的土洋大戰,誰輸誰贏,口味將決定一切。這是一部關於男人的喜劇,也是一部關於麵包的喜劇,更是一部探討文化差異的喜劇。


《遺忘的國度》The Forgotten Corner             紀錄︱
DVColor59mins 58secs
2006音樂影展紀錄片優選獎、入圍2006南方影展紀錄類



導演∣駱俊嘉
世新大學廣電系碩士畢業,曾擔任數家電視台頻道包裝工作。目前從事獨立製片創作及教職講師。
樂生療養院設立於1930年日治時期,是全台第一間以「集中營」方式隔離痲瘋病人的痲瘋病院。癩病宛若「天刑的烙印」,除了病魔糾纏,也須背負社會歧見及道德審判。有一群人,力搏病痛,告別悲歡歲月,迎向尊嚴。

本片主角包括「樂生院歌王」、樂生「小澳門」賭場董事長、「樂生湯博士」、自救會會長、「金門伯」等人,由他們口述樂生院不為人知的宿命往事、回溯個人生命故事中悲情的美好,以及論爭捷運拆遷之紛擾。


彌勒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