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出處: http://www.wretch.cc/blog/woosean&article_id=7045286 (天空,約定的城邦。)
莫名其妙地,我成為第廿九屆金穗獎部落格評審的一員,其他成員有朱卿鋒、林木材、周星星、胡嘉倫、陳建嘉、塗翔文、牛頭犬與謝一麟,這群人有的老過我、有的少過我,但他們對國片的關注與歷練都遠遠超過我!這讓我想起之前擔任首屆雅虎摩人的光景,其他人是體育主播、美食記者或音樂企劃之類的強者,只有我是個毫無電影背景、只是愛看電影且擁有一個鬼扯部落格的肉腳影劇摩人。
然而,也因為這個鬼扯部落格,我才有機會參與這些有趣的事兒,對我來說,擔任以挖掘台灣電影人才為宗旨的金穗獎評審,真的是一個非常特殊的經驗;雖然,一如我從不自稱影評,對於評審這樣的職務與身分,我真的無法真心地喜歡。
做為一個純粹的觀影人,我只需要考慮我的既定知識、主觀感受與個人詮釋,而我一開始確實是以這樣的態度來評選所有入圍的電影,可是在實際決選的場合,這樣的態度很快就遇到了實際的問題,最現實的問題是,如果某一部我欣賞的電影毫無進入決選的可能,那我多少必須改由獲選的可能性來考量支持的電影,這對平常只需要考量爽或不爽的我來說,其真的是一段非常費事的過程。
另一個頭痛的問題是,如何從類型、手法甚至篇幅都完全不同的作品裡挑出最佳代表?劇情片、動畫片、紀錄片與實驗片,到底要在怎樣的基礎上,才能相比?我非常喜歡動畫類的《肉蛾天》,但它能恰當地與《花宅五十三號》、《河口人》、《炸神明》或《遺忘的國度》等其他我喜愛的影片相比嗎?我以為不能,這根本不可能平等,一如我對各類影展的最佳影片沒有感覺,最佳,根本不存在。
更有甚者,再與其他評審討論的過程中,我發現許多人都深刻地自覺到自己的評審角色,所以會考慮某部電影已在其他影展得了獎所以不需要錦上添花、某些參賽者以後可能不會繼續拍電影所以不需要頒獎給他、某部電影如果得獎那會賦予部落格評審結果怎樣的意義之類的問題,這真是令我大開眼界,更讓我發現對於扮演評審這樣的角色我是多麼地缺乏認知,以及我的個性多麼地不適合當評審。
我只想單純地決定,我愛不愛這部電影,而且在很多時候,我不想在跨類型的電影間分出高低──尤其是其水準真的很接近的時候。
不過,即使如此,我仍然很高興聞天祥老師給我這樣的機會,讓我得以觀賞那麼多金穗獎的入圍影片──雖然有些真的看得很痛苦──以及和許多電影同好共事與討論,雖然最後選出的最佳影片,真的不合我意──真的!完全不合我意!──但這之中的過程,真的值回票價。接下來的文章,我會試著分享入圍影片中,我比較欣賞、也想推薦給大家觀賞的作品。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