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出處 : http://www.wretch.cc/blog/ninehommy&article_id=5086100   ( 禁止的語言 由我來說 )


在四月結束之際五月來臨之時到戲院觀賞四月之戀,
企圖是讓美好的戀情在沒有時間的計量中持續不斷,
當初第一眼看到Avril這幅海報的時候,我站在海報前面久久不能離開視線。
在普羅旺斯的海邊陽光和煦的照射下,那四人燦爛的微笑變成青春的印記,
腦海裡的記憶被喚起在某年某月同在海邊的那段曾以為不會在想起的感情。

四月之戀是導演Gerald Hustache-Mathieu的第一部長片,
故事的起源在於某天正在車上聽著TEXAS的The Hush,
當時播到一段間奏,導演腦中突然有影像隨著樂曲顯現,
在這段故事裡面也不難看到有許多關於導演自己本身的縮影,
喜歡的歌曲,喜愛的顏色以及想探討人性與宗教的束縛,
或許對於我們而言對西方的宗教感覺不是那麼深刻,
但隨著每一指間和眼神的交會,原本純白的一切染上了色彩卻還是給予人另外一種全貌,
是新生,也是另外一種完全的體驗。


人性的本質應該為何?人性本善也是人性本色,
片中的白紅藍三色有了許多關於人性顏色的不同意義,
白色的純潔像極了被保獲過頭的顏色,
沒有辦法永久維持的潔白變成刻意一定得要留白,
塗上顏色變成了罪惡。
紅色,[那是我最喜歡的顏色]四月最後將自己身上塗上了紅色,
似乎也在透露她選擇了最愛放棄了被迫追尋的旨意,
沒有什麼是對也沒有什麼是錯,順從的應該是自己內心的渴望而不是被拘束以為的跡象。
而藍色變成了調和也與紅色有了無法割捨之情,是親情甚至無關性別的感情,
那一幕四人退下衣裳在刷好的白色油漆牆上留下了色彩,
上帝是純正寬廣的潔白但卻也給了人們無限的色彩,
於是每個人內心存有的是自己的顏色,一定有著最愛的顏色那就是自己的本色。


四月之戀的結局從開始的闡述宗教到之後的發現人性最後又給了人無限的希望,
那或許才是人們需要宗教慰藉的原因,
原本以為的悲痛在突然的神蹟下,
遵循自己的意念不是忤逆而是眷顧,這個急轉在最後幾分鐘又放又收又離又合,
我們的心反覆糾結之下看見了他們四人在海邊自然放聲大笑藏在笑容裡的色彩,
四月結束,記憶在身上的畫布添加不同的顏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彌勒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