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出處 : http://movie.cca.gov.tw/CINEMA/case_01_01.asp?rowid=375 ( 台灣電影筆記 )
不少人批評坎城影展的「名牌」傾向,大導演總能享有「保留席」特權。也因此,還能擠進正式競賽的新銳,就顯得益發不易,有如天之驕子了。然而外界也會用更嚴格的眼光來檢視這批幸運兒的能耐,並且殘酷地反映在隔日的影評裡。
首當其衝的便是拍過《母親,愛情的限度》(My Mother)和《花都圓舞曲》(Inside Paris)的克里斯多夫何內(Christophe Honore),他三度和法國當紅小生路易卡瑞(Louis Garrel)合作的新片《香頌情歌》(Les Chansons D’Amour/The Love Songs),描寫路易卡瑞與女友(露迪芬莎妮,Ludivine Sagnier飾)感情出現瓶頸,兩人決定與卡瑞的女同事來個和平的「三人行」。然而一場突如其來的意外,奪走了女友的性命,也讓路易卡瑞的生活陷入前所未有的低潮,除此之外,還要忙於應付女友家人形同騷擾的關心。然而世事難料,沒想到他最後沒跟女同事在一起,反而在女同事另一個男友的弟弟的身上(好複雜的人際關係與情慾光譜!)找到了新的寄託。
全片又歌又演,應能討好不少觀眾,但是在「銀幕」雜誌(Screen)邀集多位歐美影評人以滿分4分所評比的成績單裡,本片竟「低」達1.1分,敬陪末座,而且還有兩位給予0分。儘管不少聲音質疑坎城為何選擇這部商業小品代表法國參賽,但本片卻是最多台灣片商詢價的競賽片之一,理由無他:輕鬆、浪漫(即使內容觸及死亡),而且人帥、歌又好聽。
然而最令我好奇的是導演「著迷」男主角路易卡瑞的程度,幾乎到了恨不得「昭告天下」的程度,我倒不是指他們連續三片不離不棄的交情與信任;而是綜觀本片,不僅名氣不下卡瑞的女主角露迪芬莎妮明顯缺乏魅力,還演不到三分之一就掛了。更誇張的是全片上下無論男女老少、甚至連攝影機運動的方式,都像得了傳染病般地傾倒於路易卡瑞。因此影片尾聲從男歡女愛、三人行不行、生離死別、突然唱成同志愛曲(愛他的小男生則是從第一眼就死心塌地),也不那麼令人驚訝了。因此,只要你喜歡卡瑞這號帥哥,自然很容易認同導演並愛上這部電影。但就影片執行而論,我覺得歐美眾家影評的給分稍嫌嚴苛,或許也是愛之深、責之切吧!
另一位法國導演拉斐爾納賈利(Raphael Nadjari)也跌得不輕。他的新片《祈禱文》(Tehilim)以耶路撒冷為背景,描述一個猶太家庭的日常生活,然而一場車禍發生,坐在後座的小兒子受了傷,大兒子前去求救回來,開車的父親卻失蹤了。即使到影片最後,父親依然沒有下落,他究竟到哪裡去?顯然不是導演要討論的主題,重要的是他的人間蒸發,為這家庭帶來的偌大衝擊。
尤其是青春期的大兒子,他相信祖父提議的眾人祈禱,能幫助父親回來。也因此和反對此舉的母親,形成對立。最後他決定用自己以為對的方式去幫助父親。老實說,這部電影的親子衝突並沒有什麼新鮮感,只不過穿插了對猶太信仰堅奉與否的對照罷了。而在描述男主角叛逆行徑的單面化,則讓人忍不住懷疑整個家庭、學校、社會機制幾乎都憑空消失,說穿了也是導演無力處理的省略。以至於他最後幼稚的救贖行徑,並未造成任何震撼的力量。因此只獲得平均1.7分,並不讓我意外,而這還是「銀幕」編輯給了蠻高的3分後的平均結果。
分數拿得低,也沒什麼好丟臉的。昆汀塔倫提諾(Quentin Tarantino)來勢洶洶的《死亡證據》(Death Proof)也只有1.7分,還包括兩顆鴨蛋。
命運比較好的應該是早期拍紀錄片,2001年以《狗日子》(Dog Days)在劇情片界一鳴驚人的奧地利導演伍瑞克塞德爾(Ulrich Seidl),六年後他總算完成新片,也是第一次角逐坎城金棕櫚,作品《進口/出口》(Import/Export)維持了前作那種冷眼旁觀的特色,以雙線並行的結構,刻畫一個烏克蘭的年輕單親媽媽,為了更好的生計,決定到奧地利討生活;而一個奧地利年輕男子,反而在國內苦無出路,最後到了烏克蘭。兩條線並沒什麼交集,因此讓135分鐘的片長顯得更久。但透過各自為政的主角面臨的難堪現實與工作裡的冷酷奇觀,影片觸及到孤獨、性剝削、外勞、老年化及死亡等等議題。雖然不像《狗日子》那麼殘酷,但狠、冷、準的標誌不變。拿到平均2.4分,還算是排在前面的了。
但目前風評最好的新銳,還是首日就已登場的羅馬尼亞導演克利斯坦穆吉烏(Christian Mungiu),他的《四月三週又二天》(4 Months, 3 Weeks and 2 Days)在持續領先一週後,聲勢水漲船高。許多人都看好他能得獎,差別就在於獎的大小了。
影展過了四分之三後,各競賽片在「銀幕」雜誌評比下的平均分數及排名依序是:
分數 |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