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出處 http://epaper.ctfa2.org.tw/epaper110708/2.htm (國家電影資料館電子報)


南美洲的高山國哥倫比亞是一個命運多舛的國家。雖然早在19世紀初就已經脫離西班牙的殖民統治,但直到一世紀後才真正確立國家版圖,而他們民主機制的落實,要等到21世紀初才出現轉機。阿爾瓦羅‧烏利貝總統在2002年脫黨參選成功,算是敲響了輪流執政的左派自由黨及右派保守黨一記警鐘。哥倫比亞從立國之初就內戰不斷,社會問題相對嚴重,從政府內部結構性的貪污,到民間貧富不均的擴大,治安敗壞、偷竊搶劫、街頭勒索、槍戰頻仍,… …,其中又以游擊組織革命軍擁兵自重最為可怕,可說是哥國歷來統治者心中永遠的痛。

今年7月20日是哥倫比亞獨立建國201周年的國慶日,作為哥國第19大貿易國的台灣,將會有兩部為哥倫比亞小朋友發聲的電影上映。《高山上的童年Los Colores de la Montana》主人翁是一個熱愛足球,嚮往當一名偉大守門員的孩子曼努,他只有9歲;而《小小心聲Little Voices》則是導演海羅‧義度阿多‧卡里歐(Jairo Eduardo Carrillo)與歐斯卡‧昂大蝶(Oscar Andrade)將小朋友們描繪自身經歷的圖畫,結集成一部動畫電影。這兩部電影幾乎是哥倫比亞現狀的完整體現…。

對於孩子來說,本應該是跟家人團聚、上學、嬉戲…無憂無慮健康的成長才對,但事實上,他們卻必須經常性的面對莫名的爭戰,並生存在死亡的恐懼當中。《小小心聲》讓人最震撼的時刻,是在玉米田耕作中的一家人,被突然冒出來的游擊隊與軍方夾擊,他們的家成為戰場,眾人毫無理由的入侵他們的財產、建築,踐踏…蹂躪…,子彈飛過他的頭頂,射中父親的身上,他只能跟著被嚇傻了的寵物,躲在衣櫃裡。

還有游擊隊用瓦斯桶當炮彈射擊敵人,卻擊中在外面以為有煙火可看的男童,他頓失右腿右手,最後被截肢…。另一名被騙入游擊隊的15歲孩子,在從軍的三個月裡,歷經超過他年齡所能負荷的不合理訓練…,受重傷的同伴在他眼前被殺害…,以及強迫他舉槍射擊殺敵,不從則當場就地處決…等等的情節,這些根本就不是他所希求的事情。但生離死別在片中屢見不鮮,在影片後半段不斷重覆,幾乎到了讓你我無法承載的地步。

《高山上的童年》裡9歲的曼努,與一群愛好足球的小朋友,在新來的老師指導下學習,在克難的山頂球場踢球,但有一些奇怪的軍人,霸佔了球場。他們只好躲到旁邊,一群人圍成小圈的乾踢,鄰居叔叔拉著一頭母豬誤闖一旁的未爆彈,眾人傻眼的看著豬隻被炸飛不知所措,父親送給曼努的生日禮物:珍貴的一顆足球及一雙守門員專用的手套,都還沒來得及大顯身手,就不小心掉到爆炸地點旁,對曼努來講這可是天大的悲劇。

不過,真正的悲劇就要籠罩他們一家人了,父親不解曼努晚歸是為了搶救足球,愛之深的責打他,卻變成了媽媽遭殃,父親真正害怕的是曼努被軍人抓走或殺死,他自己其實也在躲他們…。這兩部電影互相輝映也很適合交互參看。真人版就像為動畫版添入更多個案的細節,但動畫《小小心聲》的導演將小朋友一筆一劃繪製的圖透過電腦軟體合成,除了呈現一種樸質的美感,更有一種見證者的控訴力量,這是我看電影前所始料未及的。

電影裡連夜逃命的一家人,是這些原本應該在辛苦耕種咖啡豆、鮮花、玉米的農夫們,不必面對的生活,卻在連年內戰的哥倫比亞成了常態,小朋友說他討厭首都:波哥大。因為那裡的建築密集大廈林立只有水泥森林,那比得上能四處奔跑自由自在的山邊、草原,劇中人離開前跟小狗道別的一幕讓人鼻酸,父親還交代動作快,免得牠們追上來,這是多麼讓人難過的一刻…。

「我家門前有小河,後面有山坡,山坡上面野花多,野花紅似火…」這兒歌裡描繪的正是電影裡,除了人之外最美的景物,但在這兒卻成了一種諷刺…。

哥倫比亞每兩小時就有一名兒童遭殺害,內戰至今已有一百萬名兒童死亡…,在距離我們遙遠的地球一隅,有如此不堪的人事物在發生,怎能不讓人為之心酸難過呢?最後,也許主角們失去了親人,失去了財產家園,但兩部電影湊巧都結尾在一顆代表希望的足球,這些光明、想望及未來,是導演們悲天憫人的胸懷,透過電影讓人深刻感受到了,這也是我推薦大家欣賞的原因。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彌勒熊 的頭像
    彌勒熊

    Orzmovies.com彌勒熊電影Pixnet

    彌勒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