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音山】是去年2010張艾嘉入圍金馬獎最佳女主角的作品,今年張艾嘉在台灣,除了風光擔任台北電影節主席之外,更榮膺第48屆金馬獎評審團主席,最後讓【賽德克巴萊】將最佳影片獎座留在台灣。也許年輕一輩的影友會以為張艾嘉是香港人,這是一個美麗的誤會。其實她是道地的台灣人,當然她自從婚後定居香港,或說整個事業中心移轉至對岸多年是主因,主要還是她後來真正從事了她年輕時即非常有興趣的幕後工作,不論編劇、製片、導演…等等,幕前演出的機會減少也不無關係。
【觀音山】裡她扮演一位過氣的名伶,人生的大起落讓她無心於世間,但三個向她租屋的落魄青年闖入了她的世界,讓四人從一開始的衝突碰撞到最後,彼此找到溫暖與慰藉,張艾嘉在劇裡戲份雖不多,但卻讓金馬獎評審見到了她在劇中有如中流抵柱份量的演出。【觀音山】引起注意的還有導演李玉以及女主角范冰冰,兩位第二次合作有別於前作【蘋果】裡的備受爭議,導演也以更為成熟的電影語言,加上兩位女性角色世代交替般的命運,編織出一股屬於女性特有的詩意,范冰冰再次以本作得到東京國際電影節影后的肯定,而張艾嘉在電影中最後的黯然消失的場景,更讓電影飄浮出一鼓濃厚的靈異感,也增添她在劇中三位年輕人亦母亦友般的地位。
翻開張艾嘉一生從影以來的風光,其實跟【觀音山】頗有呼應,真有如一部精彩的華語電影歷史縮寫,而大家也才恍惚發現,如果真要找一位公認的『台灣新電影之母』,那張艾嘉才是真正有資格被尊稱的一位。當年若不是她在籌拍台視「十一個女人」單元劇時(根據作家隱地編之《十一個女人》改拍),大膽啟用了當時尚為副導或一些新人包括:張艾嘉、柯一正、楊德昌、宋存壽、劉立立、張乙宸、李龍、傅維德、董令狐…等導演,也不會有後來幾位台灣導演揚名國際的一頁。
這個功勞也許曾經歷的人才知曉,但我覺得絕對有必要為張艾嘉記上一筆,若不是早年她在拍李翰祥導演作品之前,即萌生自我摸索學習的精神,就不會有後來風起雲湧:文學、音樂、電影各方面台灣精神的復興運動展開,這個無心插柳的動作,幾乎可說是1980年代台灣新浪潮電影興起的濫觴。
而她自己編導的作品也成績斐然,首部完全執導的【最愛】就榮獲金馬獎包括導演、女主角、原著劇本…等八項提名,最後並獲得影后。以及以《地久天長》贏得香港電影金像獎及香港影評人協會金紫荊獎雙料影后,拍了近百片電影,也一直是各大電影獎的最愛之一。如:大家耳熟能詳的佳作:《少女小漁》、《今天不回家》、《心動》、《海南雞飯》…等,近期更是一出手就受到矚目,拿獎拿到手軟,張艾嘉的演藝事業多樣多元發展,不論主持演唱表演或幕後監製編導執行等等,都是全力以赴。
她也相當有愛心,除了公開支持世界展望會“饑餓三十”活動擔任代言人之外,還遠赴薩伊共和國、索馬利亞、盧安達…等地探視兒童病人,她並且支持國際兒童認養活動,可說愛心不落人後,而且作風低調讓人敬佩。
- Dec 12 Mon 2011 12:58
從【觀音山】看見張艾嘉 文:彌勒熊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