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台灣電影勢如破竹,海角七號等票房屢創佳績,讓大家對於台灣電影的振興,重燃起無限的生機,而今年正逢李行導演從事台灣電影工作60年,金馬國際影展特地在向大師致敬單元裡安排了李行導演的作品放映,在此時此刻回顧台灣早年電影發展可以說是格外的有意義。

在這次向大師致敬-李行導演的回顧單元中,除了【秋決】、【小城故事】、【街頭巷尾】、【原鄉人】、【兩相好】、【啞女情深】、【汪洋中的一條船】、【養鴨人家】等膾炙人口的經典電影之外,金馬影展特地安排了全新拷貝版本的【海鷗飛處】,要讓觀眾重溫早年台灣電影的風華;而日前舉行試片的時候,儘管改編自瓊瑤小說的【海鷗飛處】是34年前的作品,但是現場的年輕觀眾仍是被男、女主角鄧光榮與甄珍的翩翩風采所迷倒,緊湊浪漫的劇情,在試片尾聲得到了觀眾如雷的掌聲,導演李行也親赴試片現場,談起當年拍戲的過程仍是令人回味不已,在劇中與甄珍飾演夫妻的謝賢,當時正在熱烈的追求甄珍,兩人拍完電影不久後,也真的結成連理,戲裡戲外的緣分也是一時的話題。而當年所帶動所謂的三廳式愛情的瓊瑤熱,也是李行電影在當時所創造的流行風潮之一。

而今年除了李行導演的致敬回顧之外,此次金馬影展還特別籌備了【一甲子的輝煌-李行文物展】,於11月21日起在台中中友百貨展出,其中包括了許多經典的電影道具如:【秋決】裡歐威的枷鎖,當然也有侯孝賢導演當年在李行團隊中擔任副導時所親筆製作的場記表、瓊瑤親筆為李行電影所寫的手稿等等,屆時當年李行導演所提拔的偶像天王如鄧光榮、鍾鎮濤等人,也會分別出席11/21文物展開幕及11/23李行導演講座等活動,歡迎影迷們熱情的參與。

李行導演,本名李子達,1930年生於上海市。年輕時即對戲劇極為著迷, 1958年,與張方霞、田豐聯合執導台聯影業公司的台語片《王哥柳哥遊臺灣》,為其第一次執導演筒,此片轟動一時,帶動了台語片的喜劇風潮。1958-1962年,李行拍攝了多部台語片,直至1963年的國語片《街頭巷尾》,結束了李行的台語片時期,開始了他導演生涯中的第一個高峰,並開啟了中影公司之後長達十五年的健康寫實風潮。1963年追隨李嘉聯合執導的《蚵女》及1964年獨自執導的《養鴨人家》,都成為健康寫實電影的經典代表作。1965年的《婉君表妹》、《啞女情深》,帶動了六0年代的第一波瓊瑤小說改編電影的風潮,柯俊雄、王戎從此崛起影壇。

1972年的《秋決》,為其構思多年的影片,劇中探討的中國傳統文化、倫理觀、生命觀、時序倫常的哲理內涵及電影美學、手法等,引起社會、文藝界的廣泛討論,曾多次重映,其發人深省的倫理主題,使得此片成為李行最具代表的作品之一。1973年的《彩雲飛》、《心有千千結》、《海鷗飛處》則又帶動了第二波的瓊瑤電影風潮,甄珍、鄧光榮也因為《彩雲飛》而成為風靡一時的青春偶像。瓊瑤愛情電影風潮之後,李行再度回歸鄉土寫實路線,接連執導的《汪洋中的一條船》、《小城故事》、《早安台北》三部影片,連續獲得1978、1979、1980年的金馬獎最佳劇情片獎,創下台灣電影史上至今無人能破的紀錄,達到李行導演生涯的巔峰。

自八0年代起,李行開始接觸影展事務,此後便不斷地從事促進兩岸電影文化交流。

1990年起,李行開啟了台灣電影界第一次率團訪問大陸之行,1992年又與香港導演協會會長吳思遠共同推動「海峽兩岸暨香港電影導演研討會」的舉辦,並首次邀請大陸影人訪台;1993年向新聞局爭取通過首屆「大陸電影觀摩展」,展出《香魂女》、《雙旗鎮刀客》、《秋菊打官司》等八部影片,在台北、台中、高雄放映,同年六月,「台灣電影觀摩展」在北京、成都、南京、上海巡迴放映。 1999年「兩岸電影半世紀-謝晉、李行影展」更促使上海、台北電影資料館永久典藏兩位導演的作品。李行對於促進兩岸交流活動至今仍不遺餘力,繼續參與電影活動盛事,並以電影終身義工自許,為電影奉獻心力。

此外要提醒各位影迷,從10月18日起,金馬國際影片觀摩展以及李行作品展將開始販售單場票卷(全票230元/張、學生票200元/張),可至全省350個年代售票系統端點查詢,而影展期間各放映戲院均可購票,其中【向大師致敬】、【一甲子的輝煌-李行作品展】、【金馬獎入圍影展】都有團體票的優惠方案,歡迎有興趣的單位團體可以向金馬執委會洽詢。而李行導演相關活動的詳細時間與地點都可以上金馬官網(www.goldenhorse.org.tw)或者是金馬獎部落格李行導演專區(http://blog.sina.com.tw/goldenhorse/)查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彌勒熊 的頭像
    彌勒熊

    Orzmovies.com彌勒熊電影Pixnet

    彌勒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