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歌唱、戲劇的原住民藝人高慧君首跨大螢幕演出「皮克青春」,精湛演出追求夢想堅毅的母親角色。中影繼賽德克後所推出的第三部國片,以搖滾樂為主軸,訴說青春夢想、家庭教養、隔代教育等為主的文藝電影。

今年的「台灣國際女性影展」,「築窩的女人」新銳導演伍心瑜關注記錄,一群自稱「女窩」的女性組織工作者,如何作為台灣原住民女性發聲的突圍。現場邀請兩位以記錄者觀點及原住民女藝人身份,對話暢談電影中的女性生命經驗故事。

高慧君:
10/28皮克青春即將上院線,我在皮克青春裡飾演一位音樂神童母親 ,這部片很特別的是從一個小孩很特殊的角度來看大人的心態出發:以及關乎音樂夢想的故事。來自一個醫療的家庭,兩個夫妻熱愛音樂,張克帆所飾演的父親角色受到社會及家庭的期待卻被壓抑。夫妻一直在生活很不OK的情況下選擇分居、離婚。她則選擇她所熱愛的音樂。

伍心瑜導演:
這次在女性影展放的紀錄片,是繼八八風災後在那瑪夏所拍攝的紀錄片,有一群婦女自稱為女窩,所組織的一個團體。她們用自己溫柔的力量在維持家園與部落的災後重建,走出世俗印象中災民就只能活在悲傷,成為弱勢。

高慧君:
我看完這部片有很多感動的地方….片中的主角離開那瑪夏工作時間不及兩年,為在那瑪夏中繼屋所做的爭取發聲, 從導演電影中看到的堅韌與韌性。有句話我聽了笑了也酸了。當在砍竹子的時候還說笑的說,小心別砍到下面的家人。如此豁達玩笑的方式談著這些逝去可能連身體都找不到的親人朋友們。令人動容 的是面對傷痛;沒有時間。這種直接面對事實、 傷痛。並用最快最溫柔的方式與行動, 將每個人的破碎重新拼湊出來。 看完後女窩們共同相信以她們的方式 ;用真正的實際行動,走出傷痛。甚至能夠深深清楚明白居民要的不是永久屋, 而是用自己所熟悉的竹子所搭建起來的家所、房子。

當女人們在談論著,當災難發生時男人在哪裡? 或許並非男人不在, 而是被世俗被男人的尊嚴被自己給打敗了。鼓勵男人們把你的肩膀拿出來,才能讓女性更堅強。女性的堅強需要很有力量的,希望男人別缺席。

導演: 風災後有太多人很少有機會去思考災難與性別之間的關係。

災難過後, 性別的衝突更加擴張, 靜靜觀持細微或巨大的巨變與重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彌勒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