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出處:http://movie.kingnet.com.tw/movie_critic/index.html?r=5941&c=BA0001
因為「中國信託膠卷時光影展」(8/10-23,可惜雖然叫「膠捲時光」,但很多片都以DVD放映,似乎有點文不對題)而再度面世的【雨季的婚禮】(這部確定是放膠卷)是部值得一看的佳作。
導演媚拉娜兒在1988年即以刻畫印度街童悲慘生活的處女作【孟買風情畫】(或譯:早安孟買)在坎城得到金攝影機獎、並入圍奧斯卡最佳外語片,而聲名大噪。然而當時評論界以為她將延續印度大師薩雅吉雷早年寫實精神的期待,卻被她後來到美國拍攝的三部劇情長片(包括丹佐華盛頓主演的【密西西比風情畫】、安潔莉卡赫斯頓主演的【舊愛新歡一家親】以及英語發音的印度宮廷故事【慾望與智慧】)自行瓦解,其間搖擺於印度民族奇觀與完全投身好萊塢類型體系的掙扎,完全反映在這些好評不再的作品裡。之後她甚至暫時擱下劇情片創作,回印度為HBO拍了一部講民間「笑療法」的紀錄片【哈哈俱樂部】,我們不清楚這趟「回歸」是否讓她找到了創作的新方向,事實則是不久之後,她又以【雨季的婚禮】重拾國際影壇對她的期待與讚揚。
如果說【孟買風情畫】是媚拉娜兒以旁觀者的姿態,關心印度底層社會問題的成果;那麼【雨季的婚禮】則直接反映了這位出身印度良好背景家庭,大學甚至在哈佛求學的女導演,也曾感同身受過的文化衝擊與認同危機。影片的背景很簡單,不過就是一場婚禮從籌備到完成的經過。不過印度人對婚禮的重視與儀式的繁文縟節,恐怕連結個婚也要大費周章的本地觀眾,都得瞠乎其後。
有趣的是【雨季的婚禮】不僅詳細呈現了一場印度婚禮讓人焦頭爛額的經過,而且非常技巧地利用其繁雜細節,塑造出令人會心一笑的喜感外,更藉由這個機會去碰觸人倫與道德的界線,甚至反映出新一代印度青年的問題與觀點,而不是盡力迎合外界以為印度落後貧窮的刻板印象。比方片中的新娘即出身中產家庭,雖然令人稱羨地要嫁給在美國從事高級產業的印度移民,卻依然和已婚的上司糾葛不清,甚至在新婚之前跑出去幽會。這個在西方電影一點都不稀奇的情節,卻因為導演將其置於印度的社會與微妙的家庭關係裡,而產生了強烈的張力。再者,導演的敘事野心是要讓每個出現在銀幕上的成員都有其個性與難題,婚禮遂成為一座複雜的道德試煉場。
像【孟買風情畫】一樣,【雨季的婚禮】雖然人物眾多,但唯一能稱得上真的壞人的,都是對小女孩伸出祿山之爪的中年男人。在媚拉娜兒的鏡頭裡,複雜的人際關係同樣代表了難解的道德處境。新娘的出軌,至少還有思考過後決定用深情一吻原諒她的開明新郎得以解救。而統籌婚禮一切事宜的新娘父親,面對家族裡最有勢力、甚至同意在經濟上予以資助的大佬,竟是十多年來騷擾被他視為己出的姪女的色魔,該怎麼顧全大局呢?才是片中最大的掙扎吧!媚拉娜兒雖然正面肯定了這場有點過於傳統的婚禮(因為憑媒妁之言認識的新郎遠比女主角跑出去結交的有婦之夫令人喜歡得多),卻也在天人交戰的時刻,讓新娘的父親趕走了婚禮上理應最重要的家族大佬,寧為玉碎,也要為姪女爭個公道。就在此時,婚禮下起大雨,但即使在雨水和泥濘裡,大家發自心裡的快樂,依然從狂歡的舞步裡顯露無疑。甚至負責布置這場婚禮的監工,也在這個良辰吉日,向新娘家裡的女傭求婚成功。最後是上層、下層的新人,一且慶祝,快樂無分階級男女。
表面上,媚拉娜兒只不過把一場籌備過程宛如災難的婚禮,以簡潔的技巧(許多場面都帶有DV攝影的味道)和複雜的人際關係加以鋪陳(新娘堂妹的辣妹作風,以及新娘的小弟弟希望日後當明星的心願,都是本片預先揭示、可能成為未來衝突的支線)。然而她更藉此反映了印度中產階級與年輕人的某些共通處境:即使婚禮還是按照傳統進行,但婚禮的主角(新郎、新娘、甚至伴娘們)已不盡然死守陳規和道德,他們有自己的愛情主張和慾望,時代確實在變,就像主婚人最後感謝幸好有現代的防水篷,才能讓婚禮在雨季照常在戶外舉行,重要的還是愛人的誠意與勇氣,無論在新人之間,或是長幼之間,我們都看到媚拉娜兒的價值觀很清楚地展現。
雖然有些宣傳資料和新聞報導將2001年以本片榮獲威尼斯影展最佳影片的媚拉娜兒誤植成「第一位獲得金獅獎的印度導演及女性導演」(印度早在1957年就由薩雅吉雷以【不屈不撓的人(或譯:大河之歌)】奪得金獅獎,另外法國老牌女導演安妮華達也早在1985年就以【無法無家】得過金獅獎)。但【雨季的婚禮】確實成功地帶頭把印度電影「炒」成二十一世紀開端的電影顯學,無論是將印度傳統歌舞片加以華美包裝的【榮耀之役】,或是融合英、印文化衝突的【我愛貝克漢】,甚至甫坎城影展成功曝光的浪漫史詩【寶萊塢生死戀Devdas】,都讓新印度電影既保有印度傳統的獨特風情,也擺脫過去予人廉價粗糙的舊印象,而形成一股國際風潮。換個角度看,這似乎也指出了在全球化現象下,民族電影的一條新出路。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