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出處 : http://blog.yam.com/modernhippie/article/12904622
很早之前向貧窮男打聽金馬影展可推薦的電影,他頭一個就說《881》,這部試片放完卻讓影評人意猶未盡討論了一兩個小時的High咖電影,魔力不是海報上這樣俗艷簡單唷。
個人猜想片中由兩位主角大木瓜與小木瓜組成的團名「881」(1唸成「夭」)可能就是因為木瓜(Papaya)的諧音。總之,881搖啊搖,兩顆其實沒有木瓜奶的小女生,在某年農曆七月酬謝好兄弟的歌台下相遇,因為都愛好歌唱,就組成一個木瓜姊妹合唱團,成了比親姊妹還親的組合,寄居在專門裁縫舞台裝的玲姨和一個天天玩著一隻雞的啞巴男孩觀音家中。
可惜大小木瓜姿色尚可,歌喉欠佳,幸好經過「仙姑」賜予「仙毛」與「明珠之音」後,開始在七月間唱翻每個歌台,紅遍大街小巷。木瓜姊妹獲得的成就感與滿足,不僅僅來自台下的觀眾,還有「無數看不見的好兄弟」。
但是人紅招嫉,專門唱「泰諾」(Techno)的「榴槤姊妹」也不是好惹的辣角色。早在影片開始前就預告過小木瓜將不會活過25歲,歌台事業才剛起步,第二年就碰上榴槤姊妹來找碴,身體越來越虛弱的小木瓜只願能夠唱完這一年。
水果大戰一番纏鬥,人甜甜好人緣的木瓜姊妹雖然最終戰勝了帶刺又臭的榴槤姊妹,但小木瓜卻也已經撐不住被癌症拖累的身軀。小木瓜過世後,只剩大木瓜繼續跑台歌唱,但是七月鬼門開,小木瓜也來陪好姊妹熱唱,舞步還記得,默契當然還在,也讓這對姊妹花每年都期待農曆七月的到來。
故事背景雖然發生在新加坡,但彌勒熊(他可以連結的網頁太多,放棄為他連結)說「比台灣還台」,但我不認為新加坡人會叫這部電影「台」,也不是只有台灣才有夠格「台」,其實說穿了,這就是在華人滿天下的國度中,集合多元文化而成的風味,只是切入角度不同,散發出來的光譜波長不同而已。號稱中華民國的台灣也有個「華」字,有和新加坡華人類似的信仰風俗背景,所以在台灣人眼中看來,這部電影相當「台」,在新加坡人眼中看來大概就會叫它很「星」吧。
片中一些類似「我從小就很苦命」、「嫁不對人」其實很悲情的歌詞,經過泰諾編曲,在歌台上含笑熱舞,魅力四射,別有一番風情。最巧妙的是對話中出現的一連串結合中文、英文與福佬話的句子,一整個就是在地文化大集合,若沒有好聽力或是語言理解力,可能會不知道大家都在笑些什麼。在這樣族群和樂融融的歌舞昇華中,雖然明明知道情節簡單而煽情,卻還是不自覺地放入情緒而流下眼淚,不是自己年紀大了就是果然有被整到。
看完了這樣切入在地風俗一角而發揚光大的《881》,多少會納悶台灣怎麼還拍不出這樣的電影;仔細想一下,所謂的本土化也才不過幾年時間,而且在部份人還沒能夠欣賞「台」的時候、在部份人還覺得自己平等看待原住民的時候、或在部分人還無法承認台灣受到中國、日本、美國等文化影響的時候,要將焦點重心從所謂的大中華文化轉移到土生土長的台灣島國文化,還是有點距離。總之,我相當期待將來有人能夠拍出拿本土文化開玩笑還能達到雅俗共賞進而揚威世界的電影。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