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後中國金融崩潰
自1945年8月日本投降後,中國經濟雖有幾個月的暫時穩定,但自1946年起,惡性通貨膨脹全面襲來。主要原因包括:

一、收復區偽幣幣值遭到不合理打壓,法幣價值不合理抬高,造成收復區人民頓如赤貧,民眾競相以手中之偽幣儘快脫手、換取物資,造成物價飛漲;而法幣供不應求,不斷加印,助長通貨膨脹。
※(法幣是1935年起由中華民國國民政府發行的國幣,結束了中國歷史上使用接近五百年的銀本位幣制。)

二、戰後生產停頓,經濟復興工作未能順利進行,也是經濟惡化的重要因素之一。國民政府對收復區工業未進行妥善規劃,據統計至1947年1月,中國經濟中心上海工廠開工率,只有20%,華北工業重鎮天津開工率只有5%,西南經濟中心重慶三分之二以上的工廠都停工。工廠停工造成大量失業人口,後果嚴重。

三、國共內戰的蔓延與加劇,使得戰後中國經濟雪上加霜。內戰擴大使礦業、交通受到破壞,共產黨利用破壞手段與經濟停滯策略,企圖扭轉與國民黨對抗的相對位置;國民黨則不斷向農民加重稅賦、大量徵兵、強拉民伕,造成農村勞動力逃亡與流失,數百萬農地荒蕪、農村破產。

四、國共內戰也造成軍用繁浩、軍費支出擴大,國民政府財政不堪負荷。據統計,國共內戰中,軍費支出佔國民政府總預算的70%,政府資金大量投注於軍事行動。為了應付龐大的軍需,收支無法平衡,中央銀行增發數千億元法幣,來彌補財政赤字,濫發通貨,是造成財政崩潰的直接原因。

1946年至1947年,國民政府公開拋售國庫黃金、美元之準備金來回收通貨,控制膨脹,結果使得國庫準備金漸次耗減。財政赤字都靠加發法幣來應付,1945年共發行法幣10319億,1946年發行額比上一年增加2.6倍,1947年則為1945年的32.2倍。法幣流量大增,又刺激物價上漲,惡性通貨膨脹循環不已。

正當中國經濟混亂、財政敗壞之際,以行政院長宋子文為首的政府官員卻利用情勢,從事投機性經濟活動,套匯牟利、套購外幣黃金,大發國難財。

1947年2月初,國民政府拋售黃金、欲收回法幣,一時間上海市場大起波瀾,黃金與美元價格暴騰,國民政府乃宣佈「經濟緊急措施方案」,禁止黃金買賣與外幣流通,釀成「黃金風潮」。此風潮造成法幣大跌,物價更加暴漲,社會、經濟秩序陷入混亂。3月1日上海《觀察〉週刊一連刊出傅斯年三篇文章,嚴厲批評行政院長宋子文弄權投機,大量買賣黃金,刺激物價、紊亂金融,「這個樣子的宋子文非走開不可」。在社會各界一片批評聲中,宋子文辭去行政院長一職。

受到中國經濟風暴影響,上海黃金風潮發生後,台灣也受震動,黃金美鈔飛漲,物價巨烈波動,居高不下,米價跟著暴漲,搶米騷動盛傳,醞釀出二二八事件前社會的不安氣氛。

1948年初,中國政府進行金融改革,在上海實施金融管制、拋售物資等措施,力圖平抑物價,但都無效果,法幣幣值仍不斷下跌。及至8月,法幣崩潰,上海物價暴漲、勢不可遏,最後訴諸幣制改革,發行金圓券,並規定金銀外幣一律由中央銀行收兌,不准人民持有。但國共內戰中,國民黨政府敗象已現,人心惶徨,金圓券改革無法穩定物價、遏止頹勢,終告失敗。

【延伸閱讀】:
1.陳孝威,《為什麼失去大陸》,台北:躍昇文化出版公司,1988年。
2.丁永隆、孫宅巍,《南京政府崩潰始末》,台北:巴比倫出版社,1992年。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彌勒熊 的頭像
    彌勒熊

    Orzmovies.com彌勒熊電影Pixnet

    彌勒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