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法提阿金(Fatih Akin)導演的【愛無止盡】(Head On)透過一個土耳其裔德國籍女子先後經歷「血統」與「成長」兩種迥異身份的洗禮、摧殘,震撼了影迷,也一舉贏得柏林影展與歐洲電影獎雙料最佳影片,聲名大噪。之後他以紀錄片形式拍了【戀戀伊斯坦堡】(Crossing the Bridge: The Sound of Istanbul),表面在呈現土耳其豐富的音樂傳統,卻碰觸到當地複雜的種族歷史背景,也讓新作【天堂邊緣】更能抽絲剝繭進入到他擅長的命題裡。

【天堂邊緣】光在結構上就比【愛無止盡】複雜許多。如果說【愛無止盡】是一個女人的旅程,【天堂邊緣】就是兩個民族的碰撞,這裡面包括了所謂正統德國人、正統土耳其人、以及土耳其裔德國人,但別以為人就如此簡單地被三等分,因為即使在同一塊土地生長的人,也因為各種原因而產生不同的信念,人類的愛與憎往往皆因此而起。跨出界線者,明明最包容,卻反而招致更多的質疑。

這是【天堂邊緣】厲害的地方。一個大學教授,也可能歧視自己父親的情慾出口;同樣的,一個母親表面上再開明,看到女兒和來歷不明的異族女子卿卿我我,也很難視若無睹。偏見,很多時候其實來自於愛;但愛,也成為我們得以跨越的力量。否則,片中人沒必要走這麼一遭,從德國到土耳其,既帶著自己養成的文化過去,也謙卑地理解對方內涵。只不過並非每個人的際遇結果都相同,這當中的苦與樂、笑與淚,透過三個家庭、六個主要角色的交集,逐步織出一張密實卻柔軟的網。

密實,展現在它環環相扣的人物關係上。但要柔軟,更不容易,因為你必須包容地看待橫亙在眼前的羞辱、歧視、以及自以為是的優越感。但編導試圖從「愛的需求」來開始這個故事,再伸出種族、政治、性別、歷史的觸角,不生吞活剝,也不強做解人,卻自有其豐厚與敏銳,然後結束在一個令人動容的固定長鏡頭,鏡頭裡的謙卑、等待,又再回歸愛的原點。

身為一個在德國漢堡長大的土耳其裔人,法提阿金不僅成功地用電影表達了自己,也帶給我們面對衝擊、融合的新視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彌勒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