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名:【日落前與妳相遇 Des Illusions】
上映日期:2010-03-12
類型:愛情/劇情
長度:約102分鐘
國家/語言:法國/法語
製片:艾提安‧弗雷Etienne Faure、派翠克‧海南德Patrick Hernandez
導演:艾提安‧弗雷Etienne Faure
編劇:艾提安‧弗雷Etienne Faure
演員:澳海良‧偉克Aurélien Wiik、、卡洛琳‧谷愛Caroline Guerin Catherine Wilkening、Baptiste Caillaud、Kiki Lagier-Turzi
攝影:Olivier Dessalles
剪接:Alexandre Dhee
音樂:Aube L.
發行:聯影/聯贏
今年春天最浪漫的愛情電影,當來自地中海的風緩緩吹起,你是不是也想談一場澄澈透明的戀愛?
3 / 12 真善美戲院,情遇地中海!
劇情簡介:
旅途中偶然的浪漫邂逅,是宿命還是幻覺?名聲響亮的時尚明星男作家,為了找尋小說的靈感與養份,遠離喧囂的巴黎,來到地中海小島—「伊比薩IBIZA」,島上的時光彷彿凝結在失落的嬉皮年代,面對大海與落日感到悵然若失的他,邂逅了一名神秘的少女,她成為他靈感來源的謬思女神,他們的愛情萌芽在柔和的海風與絢麗的夕陽間。然而,少女漸漸變的若即若離、無法捉摸;同時,男作家在巴黎原有的生活也頻頻召喚著他…,他們之間的愛情,會僅僅只是一場美夢嗎?
熾熱的出軌、如詩的場景、游移在愛與不愛之間尋找人與人相遇與相愛的萬種可能素有法國布萊德彼特之稱、挪威混血的法國新生代帥氣小生奧海良‧維克Aurélien Wiik飾演風流倜儻的明星作家,與法國性感小魔女卡洛琳谷愛Caroline Guérin,大膽解放,在地球最著名的日落之島伊比薩,共譜澄澈浪漫的蔚藍戀曲。有時候愛情就是需要一股作氣的衝動,因為誰也不知道,若是當時沒有義無反顧擁抱那美麗的愛情,會不會成為終生的遺憾。今年春天,緩緩吹起來自地中海的風,這部亮麗、純情的電影,讓每個人看了都想談一場透明的戀愛!
DIRECTOR&CAST
法國新一代全方位導演:艾提安‧弗雷 Etienne Faure導演、編劇、製片 Director, screenwriter, producer艾提安‧弗雷(Etienne Faure)是法國新生代導演中一顆閃耀的新星,大學時主修電影,但學校的板凳還沒坐熱就進入業界,有豐富的電影拍攝實務經驗。執導的首部短片即獲得國際影展評審團大獎的肯定,觸角多元,跨足電影、紀錄片、電視及廣告圈,後來也嘗試獨立製片。2000年執導講述同志情誼的劇情長片【ln Extremis】即與【日落前與妳相遇】男主角奧海良維克合作過,本片讓他首度打開國際知名度,在北美及歐洲都曾公開映演,並廣受好評。2005年拍攝紀錄片【Quoi ? L'Êtemité】紀念法國詩人韓波(Arthur Rimbaud)的150歲冥誕。之後致力於在導演及製片兩個領域間耕耘至今,【日落前與妳相遇】是他與兩位亮眼的新生代演員攜手的最新力作。
混血俊帥小生 奧海良‧偉克Aurelien Wiik飾。弗洛朗 Florent 長相酷似好萊塢明星布萊德彼特的奧海良維克(Aurelien Wiik),出生於1980年9月24日,父親是作家,母親是演員,童星出身的奧海良很早就中斷學業投身演藝事業,年紀輕輕的他,至今已演出了超過20部電視劇,演參與了17部以上的電影演出,在法國是廣為人知的偶像男明星。
性感小魔女 卡洛琳‧谷愛 Caroline Guerin飾。伊娃 Eva 甜美又兼具神秘氣質的卡洛琳谷愛,是法國最具發展潛力的新生代女星,擁有月亮般清秀可人的臉孔、魔鬼般的身材,以及沉思時流露淡淡哀愁的神情。大學主修表演藝術,從學生時代算起,戲劇演出經驗已長達十年,曾演出多部電視劇,【日落前與妳相遇】是她首次的大銀幕亮相,即有突破尺度的演出,令人驚豔。
延伸閱讀:迷幻小島 伊比薩IBIZA
與失落的嬉皮年代
地中海迷幻小島 伊比薩IBIZA紅土、綠橄欖、酷熱的陽光、石灰矮牆、白色教堂,與藍得醉人的天空及海洋,這就是伊比薩(IBIZA)。伊比薩是距離西班牙約50英里的地中海小島,除了島上步調緩慢的老居民之外,嬉皮、藝術家、名流、享樂主義者,也都熱愛在這座彷彿遺世獨立的小島流連,包括Pink Floyd與Oasis的團員、名導演羅曼波蘭斯基(Roman Polanski )等,他們都來此追尋其它地方所沒有的真誠與自由,島上居民散步的大地、保留原始風貌的海岸,處處充滿慵懶緩慢的生活況味。伊比薩島是享樂天堂也是罪惡淵藪,這裡交換性伴侶風氣盛行,也是盛傳的毒品交易及洗錢中心,是24小時狂歡派對的天堂,很容易就讓人沉迷於放浪形骸的生活。
但這樣的風氣或許跟小島上一直以來無拘無束的生活習慣,與空氣中彌漫的嬉皮氣息有關。移民熱潮與不滅的嬉皮精神「在這裡我們可以隨心所欲,自由自在,穿自己喜歡的衣服」,這就是熱愛島嶼者的信仰。嬉皮運動的發起詩人Robert Graves是第一個帶著他的詩作定居於此的人,Bob Dylan在島上的吉他演出,也帶動移民熱潮。嬉皮在1960 年代初大批湧入整個島嶼,1969年當導演巴貝雪洛德(Barbet Schroeder)的電影【More】上映時,這樣的移民潮流更加普遍。
這些移民者至今都仍居住在島上。60年代是無限熱情的年代,嬉皮精神在此時萌芽,這個精神並不存在於個人,而是屬於整個時代。60年代反戰世代的人們,以「愛、自由與和平」的口號,支持性解放和人權運動。越戰過後,嬉皮大多回歸社會,但伴隨的思想文化卻延續至今,在動盪不安的時代中成為尋求心靈解放的代名詞。
他們過著放逐和游牧的生活對抗現實社會,沒有固定的住所並四海為家。平日製作手工藝術品,四處遊走或隱居在深山中。這樣的生活方式出自虛無的人生觀並傾向東方的禪學,此文化崇尚任何迷幻心靈的事物,愛穿手染衣、偶爾吸食大麻與迷幻藥,熱愛音樂。在現實的焦慮、挫折和不安情境中,嬉皮精神提供了一個超越現實而更為深沉的精神狀態。
劇照欣賞: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