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於 台灣教會公報 3097期)
原文出處 http://tw.streetvoice.com/writing/30songs/article/1325502/


2009,八八風災過後,楊力州導演來找我,說拍了一部「老人啦啦隊」的紀錄片,需要一個主題曲。那部片就是後來2011年母親節檔期上片的【青春啦啦隊】。

2010,新年過後,沈可尚導演來找我,說拍了一部「短片」,需要一個主題曲,那是一部三段式電影的其中一段。就是後來2010年底上片的【茱麗葉】的第二段《兩個茱麗葉》,主演的李千娜還得到金馬獎最佳新人。

先作卻後上。

馬太福音19章30節:『然而,有許多在前的,將要在後;在後的,將要在前。』

【青春啦啦隊】是老人的故事,楊力州導演的另一部2010上片的《被遺忘的時光》也是老人的故事。這兩部是同時拍攝的。《被遺忘的時光》由天主教失智老人基金會出品,講的是一群「聖若瑟失智老人安養中心」的老人家。相對於這群患有失智症的老人,【青春啦啦隊】則是另一群又健康又充滿活力的老人。導演說他在拍《被遺忘的時光》的時候,一直處於非常沮喪的狀況,眼看著這群可愛的長輩日漸嚴重,想到自己的父母也是如此,想到我們未來都將如此,似乎,「老」跟「病」總是相提並論,也伴隨著「落寞」、「消沉」。但,應該還有另一群,可能占了大部分,百分之八十的老人都是健康的、活力十足的、充滿盼望的。

因緣際會,導演的團隊碰到了這群在高雄市文化中心跳啦啦隊的老人家,老先生老太太都已經七、八十歲,最大還超過九十歲。為了參加高雄世運的表演,賣力練習,永不喊累。

當初,楊力州導演對於【青春啦啦隊】主題曲的要求並沒有太多指示,只是希望能夠有一首歌獻給這群陽光活力的老大人。也正好遇到八八風災,全台都士氣低迷,導演於是指示了四個字…『台灣加油』。

所以,我就從「向長輩致敬」、「為台灣加油」的角度來創作【青春啦啦隊】主題曲。於是,從長輩都喜歡的台語老歌「四季紅」借來第一句「春天花」開始,從「台灣寶島四季皆美麗」寫到「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再到「不要失望」、「突破困境」、也跟台灣三零年代名曲『跳舞時代』借來幾個字,符合【青春啦啦隊】的跳舞主題,最後,「相互加油」聲中,改編「(1964年版)聖詩第62首B調-上帝創造天與地」來大合唱,畫下一個充滿盼望的結尾。

有好幾次的機會在政見發表會演唱【青春啦啦隊】,效果當然非常好。也曾在幾間教會或佈道會唱過,弟兄姊妹也都很喜歡。只有一次在good-tv錄影時,說不能唱這首,說歌詞中有「求神明問佛祖」不行,我說請前後文一併看,那是「受災受難罔渡罔渡,吃苦當作吃補;求神明問佛祖,耶和華上帝主耶穌」。意思是說,台灣人民習慣性遇到困難,眼淚往肚裡吞,要不就求神問佛。但,基督徒是信靠耶和華上帝主耶穌。並不是說信耶穌就比較高級,而是尊重台灣民間文化,也持守基督信仰。不過,只要歌詞有「民間宗教」字眼,對乖乖牌信徒來說確實會造成不平安的困擾。只好將歌詞改唱成「有人求神明,有人問佛祖,咱有耶和華上帝主耶穌」,並且跟他們解說半天,終於准許演唱。

而,【茱麗葉】之《兩個茱麗葉》講得是一個野台歌舞女郎愛上布袋戲小開的故事,雙方長輩卻有「傳統v.s.現代」之爭,也伴隨著「地盤」之爭,恰如【羅密歐與茱麗葉】。導演要一首這位野台歌舞女郎出場必唱的招牌曲,要有古老的台灣味,又要有現代感,要有野台歌舞漂泊四方的滄桑,也要有「含著眼淚,迎向未來」的堅強。

於是,我照著導演的要求,讀了好幾遍劇本,寫下了這個可憐歌舞女郎的故事,一邊寫一邊想起台語老歌「舞女」,牽連著台灣的命運,也憶起鄭南榕。

節奏方面大量使用了傳統台灣舞場常用的「國際交際舞節奏」,將「探戈」、「倫巴」、「森巴」、「曼波」、「恰恰」…交叉運用,這些都是台灣最具代表性的本土氣味,於是,電影公司將這首主題曲取了一個俗又有力的名字「什錦舞步」。

這兩首主題曲有兩個異曲同工之妙:「向台灣美好的老時代致敬」、「向上帝創造的良善原始人性致敬」。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彌勒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