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伍迪艾倫傳記書《戲假情真:伍迪艾倫的電影人生》之後,對於他有更加立體的理解,然後配合他的作品,越發的明白他創作與人生結合的旨趣。而銀幕外他的情史非常多姿多采,完全跟他銀幕上憨厚形象截然不同,可見女性對他的重要性,本篇文章我將就伍迪艾倫電影內的女性覺醒,以及女性對他創作的重要性加以探討。
黛安基頓與《安妮霍爾》
最明顯的當然是《安妮霍爾》,劇中女主角安妮(黛安基頓 飾)在經過與男主角艾維(伍迪艾倫 飾)幾番分合之後,終於能獨立而堅決的拒絕復合。電影描寫一開始安妮是一個對於愛情、對於自己,都不是那麼有信心的人,但艾維一直鼓勵她到大學去修課,並且還介紹了自己的心理大夫給她。
安妮與艾維首見於網球場後,明顯的被充滿中年魅力與幽默感的艾維吸引。兩人隨後在安妮公寓屋外的討論,可看出安妮內心的空虛與缺乏安全感(那段角色後設的內心自白設計相當有趣,不過就已經迅速的讓觀眾比較出男女大不同),她對愛情有一份的憧憬,艾維則顯現男性的狩獵本能。到了兩人接吻作愛的階段之後,開始男性想教育女性的過程,買書給對方,甜膩的相伴,同居,控制女方的行動,學習的課程,接送上下課,爭吵......。
女性一再的在男性面前被否定,最終因為在其他場域的刺激與誘因下,引發了她的自我成長,也開始懂得省視兩人的關係,當然這與安妮不再將生活重心擺在艾維身上有極大的關係,也許艾維也有改變,但當選擇權回到女性身上的時候,男人通常也只能灰頭土臉。其實,這是一般男女關係裡常發生的事情。如果沒有雙方的共識,分手是必然的結果。
伍迪也常在電影裡談到一些如:心理學、精神科學,存在主義哲學、費里尼、柏格曼,知識份子愛談論的話題、名詞......等,在在顯示了伍迪艾倫的自傲、自嘲。但戲外在生活中,反而是黛安進入了伍迪的生命與創作中,他重視黛安對他作品的意見,也大量邀她主演電影,就某種意義上來說,伍迪的愛人取代了他的母親,這是相當有趣的對照。
米亞法羅與《開羅紫玫瑰》
另一位與他關係長久的女性是米亞法羅,在伍迪艾倫的生命中,她與黛安基頓的重要性絕對是無可取代的,我對她最深的印象來自於《開羅紫玫瑰》裡那位逆來順受的女主角Cecilia,這部片上映當時,我曾在台灣戲院裡親自體驗過那份奇幻,這位生活貧苦,無處發洩的女角,看著戲院裡一再重覆的劇情,以寄情緩解自己現實生活中被好睹的丈夫施暴欺凌的痛苦時,你真心的會把看電影當成一道解憂良方。隨後丈夫誇張的把女人帶回家,失意的Cecilia走上街頭見一列特種營業女子從前走過準備到酒巴上工,嚇得她立刻打消念頭打道回府(這時她仍然是一再妥協的單純女子)。
所以當銀幕裡的角色Tom跨越界限來到現實一端的時候,觀眾除了驚訝外,更多的是為他們之後的可能性喝采。但現實是,當扮演角色Tom的演員Gil(傑夫丹尼爾 飾)必須出面解決他個人演藝事業的難題的時候,他將演戲的技能,當成一項扭轉形勢的工具,而讓一直處於被動的Cecilia,必須面對銀幕角色與戲中的真實演員兩人都給她的愛情做抉擇,Cecilia幾經權衡當然選擇了後者,而Gil解決了難題後就離開,讓Cecilia似乎又回到原點。
裡面最有意思的是當Cecilia被Tom拉進銀幕裡度過了當明星的那一天,這雙重的銀幕與現實的交流,真令人神往。尤其,導演偷渡了他喜歡的30年代音樂、歌舞片等等元素,片末由「佛雷‧亞斯坦」與「金姐‧羅傑絲」兩位神級歌舞片演員舞出經典電影歌曲《Cheek to Cheek》時,一切盡在不言中。當然這部片是導演寫給影迷的情書,愛電影的人一定能深刻體會到份浪漫。
銀幕上一切好像回到原點,但戲外米亞法羅與伍迪艾倫的糾葛可就不同,除了兩人有親生的小孩,伍迪也多次在傳記書中提到他人生第一次得到當父親的喜悅也來自這段時間,雖然後來爆發的不倫戀讓人不堪,也造成兩人關係匹變,但那個影響卻很深遠。
《藍色茉莉》與其他
《藍色茉莉》是伍迪近期相當被喜愛的一部作品,女主角凱特‧布蘭琪更憑本片精湛的演出橫掃了海內外的電影最佳女演員獎項,這是很難得看到由女性扮演一位類伍迪艾倫式角色的作品,其實大家都知道若不是伍迪自己演出,通常他電影的第一主角都會以他說話的調調或者造型出現,所以我第一次看《藍色茉莉》裡凱特‧布蘭琪的出場就讓我大笑,由女性詮釋伍迪式的喋喋不休也是一絕,但更好玩的是幕後傳出原來在拍攝期間,伍迪曾對影后的幾場戲不滿意,一直在著磨的時候,布蘭琪直接對著導演說:「如果換了你會怎樣做?」(註:語出紐約時豹中文網,2013。)
其實伍迪自己也曾說過他渴望飾演自己筆下的各種女人,因為她們有權利「情緒化、尖酸刻薄與花枝招展」,這讓我想到《藍色茉莉》的凱特‧布蘭琪可以說是《百老匯上空子彈》由黛安‧韋斯特扮演的知名舞台劇演員的完整版,除了利用自身的優點媚行一切之外,她也蒙蔽了自己的眼睛,深知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的生存之道。而這些那麼貼切於女性的觀點,除了來自於他深刻的觀察(戴安基頓曾如是說:「他不僅關心我,而且對我的家庭、我的姐妹和我媽媽也很感興趣。我媽媽是個很棒的女人,性格很複雜」 。),我相信一部份得力於他正視了自己女性特質的一面,這也是我在看早期他嚴肅的《我心深處》時的感嘆,那些深入女性角色之間複雜的關係,他寫得好透徹啊!
最後,我想討論一下伍迪作品裡的「母親」,前面說到的《我心深處》裡的母親是一位嚴以待人的人,她不自覺的去控制了自己的生活與丈夫、孩子的生命,甚至於最後丈夫決定離開她,她仍然無法面對自己的問題。《我心深處》母親的死,是電影最沉重的一刻。但戲外伍迪的母親,卻是造就他能發展興趣的重大因素,除了對他有無私、完整的支持,她對伍迪把真實扭曲戲劇化成他作品的一部份,倒是不以為意。母親在伍迪電影中與傳記書裡出現,大半是與父親有吵不完的架,這一點倒是非常吻合。譬如最新一部作品《咖啡•愛情》,一開始母親對主角生涯有一些指引之外,其他就呈現一個伍迪作品裡很刻板的普通母親的模樣。
所以,對伍迪艾倫來講,可能他那些謬斯女神才是真正影響他一輩子創作不懈的源頭,如果要取得他50多部作品中一個最大公約數,我想愛情的成份,在他作品裡應該是最高最重要的了。
留言列表